- 相關推薦
新課標 新理念 新課堂——“營養物質”一節教學暢想
羅昌平課程改革深入人心.。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充分理解新課標精神,對課堂教學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充分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勞動, 科學設計教學過程,選擇優化教學手段,我就“營養物質”部分教學談談自己的暢想。
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充分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勞動
要獲得教學的最大成功,必須尋找并確立學生心理結構與學科知識結構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這就要從學生的年令特點、心理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出發,構建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有最快的提高,最有效的發展。不過,教學內容不能完全照抄教科書內容,教師要從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潛在價值,并進行藝術處理,使之變成最適合學生素質培養的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只有精心組織教材,使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才易于被學生接受,利于學生在大腦中有深刻記憶,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習“營養物質”中,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種類 、來源 、在人體中的作用以及缺乏時可能產生的癥狀,進行條理化,使教學內容的結構化。
2、教學內容的問題化。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確定學習層次,使知識構建問題序列。把知識設計為以問題為紐帶、以學生知識形成過程和再發展過程以及學生思維發展過程為主線、以師生互動、多項信息溝通、多種感官協作活動為基本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學習、奮發向上,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學習。在學習營養物質中,教師要設計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人體為什么需要營養物質?人體需要哪些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有什么作用?
3、教學內容要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系。生物學教材中有很多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系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利用可利用資源,從社會、生活走進教材,再由教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學生在學習中有興趣、有活力、有意義。如“營養物質”中,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從一日三餐走進課堂、從課堂走向生活,知道自己所吃食物含營養對自己身體的好處、甚至對一生的影響,
二、科學設計教學過程,選擇優化教學手段。
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學過程中選擇優秀教學手段、提升科技含量和創造性的教學水平。要在課堂中體現科學性、思想性、靈活性,重視學法指導,并體現以下特色:
1、善于運用啟發式教學。教師要善于發掘教材中啟發性資源,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利用直觀教具啟發、利用學生原有知識啟發、利用比喻
啟發、利用實驗啟發、利用學生生活經驗啟發、利用對比啟發、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中,從人體需要什么樣的營養物質、到這些營養物質有什么作用,深入淺出的啟發;利用課外閱讀資料“人類是怎樣征服壞血病的”啟發學生他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并提出可能的假設。
2、運用探究性教學。探究性教學就是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創設情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并在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在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中,如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可以通過實驗對比,維生素C的特性是:能使 紫紅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讓學生分別在同濃度同體積的高錳酸鉀溶液中逐滴滴入蘋果汁、臍橙汁、辣椒汁,比較褪色的變化情況便知,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辣椒汁>臍橙汁>蘋果汁。
3、運用開放性教學。當今信息時代,日新月異,要拓寬學生思維,教師要依據教材、又不局限干教材,在體現基礎性前提下,把課堂延伸到社會、延伸到生活,引導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活。今天的人們對“營養物質”的要求更高,還要求環保、綠色。要讓學生討論什么是環保食品、綠色食品、可持續發展資源。
4、體現情感教育。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有目的的培養學生優良的情感品質,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學習“營養物質”,知道人體必須有足夠的蛋白質,揭露2004年某些地區由于劣質奶粉中蛋白質含量過低,而出現“大頭嬰兒”事件。構建起生活生產要以人為本的思想情感。
5、體現藝術性。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科學行動,也是一種藝術創作。富有藝術性的課堂,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在本節課開始的師生對話:“同學們,你每天都要通過吃飯來獲得各種營養,是嗎?”“是”。“你吃飯是為了活著嗎?”“是”。“你活著是為了吃飯嗎?”“是……不是”。一下子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在藝術性課堂上:虛實依從、動靜交錯、張弛有度。
參考文獻
1、生物課程標準
2.、編委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覽。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9
【新課標 新理念 新課堂——“營養物質”一節教學暢想】相關文章:
新課標下的新課堂08-17
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新境界08-17
淺談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08-08
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創新理念探究08-18
貫徹新課標,促進課堂教學08-17
新理念下數學課堂教學的理性反思08-08
樹立新理念創新數學課堂教學08-20
新理念 新內容 新教法08-17
《營養物質》教學反思08-14
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新在哪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