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互聯網的終極模式
----互聯網到底有沒有模式?也許并不存在什么模式,只有生存。也許,當互聯網已經徹底不“新鮮”的時候,網絡即現實,網上亦網下的時候,會有人嘲笑我們今天欲歸納模式的妄圖。----盡管各自的招術并不相同,但大家的目的則殊途同歸,為了生存并圖東山再起。在互聯網火熱之際,幾乎每個月都出現一種甚至是幾種模式:諸如門戶、B2B、B2C、C2C等等不勝枚舉。但經過長達兩年的休眠期之后,那些讓人們眼花繚亂的模式中,到底哪一種才代表著真正的趨勢呢?
----門戶的價值
----門戶,這個沿襲著美國模式的東西確實存在了下來,三大門戶事實上構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但門戶之間則同樣進行了細分:新浪強調新聞,瀏覽者以相對成熟的網絡用戶為主;而搜狐則依靠自己的時尚,獲取了更多女性的歡心;而網易則成為玩家的天堂。
----“門戶相比于平面媒體而言,其在信息的傳播速度上,以及覆蓋面和互動性上,確實有著明顯的優勢!币晃粯I內人士說道。而游戲和短信的快速發展,其實依靠的就是網絡的互動;新聞門戶的發展,則依靠是數千萬眼球的注意力而獲得的廣告主的青睞。在美國,作為門戶的雅虎也是最早開始贏利的網站模式之一。
----這種模式的成功似乎在意料之內,注意力即是“經濟”,越來越龐大的網民數量是門戶盈利的堅實基礎。
----同時也必須看到內地幾大門戶之間,根據自身特點和本土化需要而開始的調整。網易的財務報表證明,網易正逐漸脫離"門戶網站"的盈利模式,現在的網易更像一個電信的增值服務提供商。他正越來越緊密地把自己的命運和中國電信運營商們的發展捆綁在一起。
----但對搜狐而言,自以挑選陽光美少年為內容的“搜狐手機形象大使”選拔活動或,張朝陽在本年度展現了進軍娛樂圈的趨勢,按張朝陽的說法:“如今娛樂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網絡與娛樂結合有很多優勢,比如個性化、氛圍寬松,傳播面廣,我們只要把S06放在搜狐的首頁,其知名度瞬間就能形成。”
----新浪則繼續沿襲著茅道林的跨媒體方向繼續前進,這似乎是2001年新浪網收購陽光股份29%股份之后的一貫做法。但近期茅道林也曾經表示:“新浪品牌帶領越來越多的消費大眾迎向網路的生活形態,手機和電子商務服務營收已有顯著增長!
----但中國的網民能撫育幾個“三大門戶”?寡頭也許只能有三個,只不過是此家領先,彼家落后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新秀的出場。相反,具有專業化特色的門戶網站有可能成為下一輪盈利網站的典范,比如kaxiu.net——專門生產電子卡片的門戶網站,homeway.com——財經資訊網站。
----在看到門戶存活并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曾經爭論過是不是應當存在一些除門戶外的純網絡業務生存,也就是網絡到底能不能誕生新的商業機會?
----純互聯網生存
----在3721身上,這種爭論或許可以停息。
----雖然從商業模式上來看,3721是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公司:它的所有服務都基于互聯網。但其創始人、董事長周鴻一卻認為,“互聯網的寒冬”對3721的影響微乎其微。
----3721在融資的道路上一直走得不太順利,即使在中國互聯網最高潮的2000年,也只融到了IDG和一家歐洲風險投資商的400萬美金。與風投榜上那些動輒上千萬美金的大手筆比起來,400萬美金的確難以吸引太多的注意。然而,低調的3721也因此逃脫了很多網絡公司隨風險投資進出而榮枯的宿命,沒有戲劇性故事、沒有大肆炒作的噱頭,3721埋頭趕路,急走3年,發現自己離成功越來越近。
----2001年5月,在成立2年多以后,3721終于迎來了第一個付費用戶。
----2001年8月,公司的現金收支開始持平。
----2001年10月,現金流開始由負轉正。
----截止2002年12月,3721的付費用戶已經達到了8萬名,按照每個用戶至少注冊一個網絡實名,注冊費用500元/名/年來算,8萬用戶帶來的年收入,達到4000萬元人民幣,F在,3721的付費企業數量,還在以平均每月20%的速度增長。
----讓周鴻一頗感安慰的,不僅有節節攀高的銷售數字,還有3721在中國網絡實名市場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2002年10月,3721與微軟公司簽定協議,將其網絡實名服務與微軟IE瀏覽器捆綁,中文用戶從此不必下載3721的軟件插件,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漢字名稱,就能訪問企業的網站。這一戰略合作,使得3721在付費用戶的推廣上,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周鴻一看來,3721的贏利,是情理之中的事。與大多數網絡公司反復“確定”商業模式相比,3721在3年前確立的賺錢方略基本沒做大的調整:即“幫助企業利用互聯網,賺企業的錢。”周鴻一很早就發現,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很多中小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購買了域名,但人們往往記不住一長串復雜的英文域名,導致訪問者寥寥,達不到宣傳效果。如果有一種使人們不必記憶復雜的英文域名,也能順利訪問網站的軟件,就能既方便上網查找資料的人,也使得企業的網站獲得更多的訪問量,推廣企業的產品和形象。
----學技術出身的周鴻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網絡實名。企業用戶購買了自己的網絡實名服務后,網民就能夠通過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企業名稱找到企業網址。“我們賣的不是名字,而是一種網絡導航服務”,周鴻一解釋說,“企業網址好比互聯網海洋中的一個島嶼,網絡實名就是指引航船的燈塔!
----事實上,在2001年5月之前,3721已經積累了25萬名免費注冊企業,而使用3721服務的網民,更是達到了3000多萬!爱斘覀冃际召M的時候,企業用戶并沒有反對意見,他們知道免費的服務不會長久!迸c電子郵件等業務宣布收費在網民中引起的軒然大波不同,企業用戶顯然是更加成熟的“互聯網服務”購買者。
----周鴻一說:“其實,很少有人注意到3721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強大的銷售渠道!
----3年來,網絡實名從不為人知,到企業主動花錢購買,是分布在全國各地500多家3721代理商的功勞!氨热缫粋遠在廣東中山的五金廠,他要做個網站,他不會到北京來找,而是到本地找一個更了解、更熟悉他的小計算機公司來幫他。”周鴻一說。全國各個中小城市的代理商像毛細血管,把3721的大動脈與分布在基層各縣市的鄉鎮企業聯系起來。當很多網站以為鋪天蓋地的廣告就能把企業帶向贏利的時候,3721的代理商為了每個企業500元的小單子與企業面對面地溝通、說服,費盡口舌。
----“這樣打下來的市場,誰能輕易搶走?”周鴻一說這話的時候,神情不像個數字英雄,倒像南方某鄉鎮企業的廠長。
----水泥加鼠標
----曾經有一段時間
,人們津津樂道的是鼠標加水泥,但隨著時間的流失,“水泥加鼠標”的稱謂可能更加吻合。
----和眾多純粹互聯網血統的網絡公司不同,51job.com的前身是《中國貿易報》的招聘周刊。1998年9月,身為貝恩國際管理咨詢公司中國區總裁的甄榮輝找到《中國貿易報》,個人出資創辦了這份針對白領的招聘專版。
----1999年,同行zhaopin.com已經開張!吨袊Q易報》招聘周刊也開始籌劃把報紙開到網上。1999年1月,甄榮輝找到一家電腦公司,花了4000塊錢人民幣、2個禮拜的時間,建成Career-Post.com網站。“它只是母報的電子版”,甄榮輝這樣定義最初的網站。
----Career-Post.com一開始雖然還是一個簡單的電子版,但是,甄榮輝頭腦里的經營模式已經很清楚,“有很多模式,什么B to B、B to C,我們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們要從那個B 里頭賺錢的,從企業賺錢”。從此,Career-Post.com和后來的51job.com盯緊中國HR經理們口袋里的錢,所做的事情都是圍繞HR開展。
----51job.com在不斷跟隨流行時尚。
----互聯網熱的時候,51job.com成立;2000年年底軟件熱的時候,推出網才軟件;到了2002年,媒介投資熱力不減,TOM.COM在內地狂購媒體,恰逢前程無憂推出《人力資本》雜志。
----甄榮輝不否認前程無憂在轉型;ヂ摼W熱潮促生了第一個轉型,沒有互聯網的話,就沒有51JOB.COM。通過互聯網開發了在線信息發布平臺業務以后,51job.com與顧客交往中發現,HR們還有獵頭、培訓等線下服務的需求。而當一個HR使用網絡招聘員工時,面對一天幾千份的簡歷,幫助HR們對付互聯網新問題的“網才”管理軟件就誕生了。
----對公司向媒體轉型的評論,甄榮輝認為,這是他們在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傳播知識,提高中國HR的整體水平。
----甄榮輝說,“如果沒有轉型,我們今天還是北京的一個人力資源網站,只是一個信息發布平臺的話,我們不會活地那么好。我們做了好多動作,做了好多事,不斷地轉型,才有今天的結果。”
----但是,甄榮輝不能容忍外界總是從產品來定義公司的性質,“大家都知道聯想是做電腦的,宜家是做家具的,但不是所有公司是從產品來定義的。應該從客戶群來定義前程無憂!闭鐦s輝仍然記得,在西湖論劍會上有記者問他,你覺得51job是線上的還是線下的?“我說都不是了,我是一個人力資源的服務機構啊。”
----而網絡只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工具。
----甄榮輝說:“我們開始的時候納斯達克大概4000點,又漲到5200點,后來跌到1100點,在市場有這么大的波動,互聯網的泡沫破裂,整個過程我們的方向沒有改過。這個方向很重要,如果方向老在改,那就完蛋了!
----2000年的12月份,是51job的第一個盈利月份。到2001年,整個財務年度實現盈利。
----1999年1月才開通的51job.com,用3年半的時間覆蓋了全國14個省會及直轄市。1999年底的時候甄榮輝手下有60個員工,2000年年底翻到120個,2001年年底變為400個人,今年年底已經達到850個員工。
----從做平面到做網站,再到將兩者結合起來,51job事實上經歷的是一個“水泥加鼠標的過程”。當然,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企業是先有了網站,比如攜程,然后苦苦尋找之后,終于加上水泥——旅游訂房。但現在誰又能清晰地將攜程定義為以網絡為主的公司呢?事實上網絡僅僅是攜程的手段之一。
【互聯網的終極模式】相關文章:
互聯網結算新模式蓄勢待發08-05
互聯網贏利模式:除了短信靠什么08-05
互聯網搜索:核心技術與商業模式主宰沉浮08-05
終極PK的后果作文03-14
人之終極價值追求08-17
研究物理的終極目的是屬性08-05
詩歌應著眼于終極關切08-24
兔子與烏龜賽跑終極篇作文03-01
臺資模式與溫州模式之碰撞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