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dhfrq"></del>

    1. <tr id="dhfrq"></tr>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线天粉嫩av,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成人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10-19 08:35: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5篇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在自主計算、借助計算器計算的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循環小數的過程。

        2、知道什么是循環小數,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環小數。

        3、體會計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計算器進行數學探索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樹上結果實的話題,引出教材中的問題。教師口述大棗、核桃的價錢信息,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由現實生活中秋季結果的談話開始,創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自然引出要解決的問題情境。)

        二、解決問題

        1、提出“估算一下大棗和核桃的單價哪個便宜一些”的問題,要求說一說是怎樣估算的,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估算的機會,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發展數感。)

        2、平均每千克大棗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當板演的學生除到三位小數時,停止計算。

        (設計意圖:經歷自主計算,初步感受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小數感性材料。)

        匯報計算的情況,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問題。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結果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商中數的字3重復出現的事實,初步感受循環現象,增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好奇心。)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商重復出現的原因。

        (設計意圖:以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經歷自主計算,發現商的特點的過程,為認識循環小數感性材料。)

        3、平均每千克核桃多少元。

        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并嘗試用豎式計算。提示:邊計算邊觀察商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交流計算情況,討論除得的商有什么特點,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結果和想法的機會。

        (設計意圖: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推測,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讓學生觀察豎式,并提出“想一想”的問題。

        用計算器驗算。

        三、循環小數

        1、寫出58.6÷11,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后交流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借助計算器,可使學生擺脫煩瑣的計算,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循環小數的研究和學習上。)

        2、讓學生觀察58.6÷11的商,討論商有什么特點。使學生了解從商的小數部分,第二位開始,重復出現2和7兩個數字。

        (設計意圖:在觀察討論中使學生體會到商中數字循環的不同特點。)

        3、介紹58.6÷11商的書寫方法和表述方式。讓學生寫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設計意圖:了解循環小數的書寫方式是數學學習的需要,寫其他兩個算式的商,既是書寫練習,也為下面的討論作準備。)

        4、讓學生觀察三個算式的商,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空間。

        (設計意圖:觀察、討論三個商的特點,為概括循環小數的概念作準備。)

        四、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學反思: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2

        欣賞與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27、2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經歷運用平移、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能力: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培養審美意識;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方法:導練法 遷移法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 互動探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8分鐘)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形,讓學生回答問題。

        導入新課:欣賞與設計

        二、自主探究新知(8分鐘)

        (一)出示自學指導

        1、自學教科書第27頁中的內容。

        2、這些圖案分別是怎樣得到的?與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用多種方法進行變換。

        4、你找到了什么規律。

        (二)檢測

        做教科書第28頁的練一練第2題,學生先獨立做,然后匯報。學生回答時,教師要進行追問。

        三、反饋交流(10分鐘)

        1、做教科書第28頁的練一練第1題。

        (1)先讓學生觀察圖,再根據條件進行變換。

        (2)教師要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精講點拔(8分鐘)

        重點講解美麗的圖案是根據平移、軸對稱得到的。

        五、當堂訓練:課本28頁第3、4題

        六、課堂小結:同學們,你們這節課學到了什么知識呢?給你的同桌說一說?還有什么疑惑嗎?

        七、作業布置 課本28頁2題

        板書設計:

        欣賞與設計

        1、用平移的方法設計圖案。

        2、用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3、用平移、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3

        一、應用題的來源應具備情感化、生活化和主題化。

        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在導入或新授環節考慮了題材的生活化,但在練習中體現較少,或者說學習內容的生活化沒有很好的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其實從課的導入,新授,練習及發展都可以統一在一個生活化的主題之下。另外,許多老師教學應用題時,將課題命名為“應用題”,這個名稱在學生的大腦中并無多少概念,過于空洞,應更為形象與具體。比如,《游動物園中的問題》、《森林探險》等,相對于平均數問題,歸一問題,工程問題等課題而言,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與接受,有吸引力,利于學生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利于其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學習。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對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系的強調,也利于學生形成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主動得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即發展良好的應用意識。

        例如,在教學了分數應用題之后,可以設計如下問題:有一天,老師帶了600元錢到家具公司買家具,便看見那里的家具都在降價。忽然,老師看見一套家具組合,老師很喜歡。衣柜200元,梳妝柜的價錢是衣柜的4/5,床的價錢比衣柜貴1/5。請你幫老師預算一下,老師帶的錢夠不夠?又例如,在教學了按比例分配應用題之后,可以設計這樣一道思考題讓學生想辦法由自己調制成一種鹽與水的濃度為1:4的溶液。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與其說是在解答應用題,還不如說是在做身邊的一件事情,他們不再是為了單純的解題而解題,而是在嘗試用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生活。學生一定會興趣倍增,積極性提高。

        二、應用題的呈現方式應多樣。

        現實世界千姿百態,蘊含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種多樣,因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問題更多的則是以表格、圖文形式出現的,純文字敘述的問題很少。所以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就勢必也需要在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于真實的生活的情境。而以前傳統的應用題教學中,呈現方式比較單一,大多為文字敘述的結構也比較簡單,總是若干個條件加上一個問題,所有的條件都用上后,正好解答出問題;解題的技巧性強,對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類比、推理等思維能力的幫助則不是很大。因此,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標》中則明確指出:“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的學習需要。”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突破教材在內容呈現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將“純文字化”的表達模式有機地與表格、漫畫、情境圖、數據單、情景劇表演等有效地結合起來,廣泛地采用于教學之中。這樣,既直觀又形象,而且還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呈現出素材,提高學生的興趣,滿足了多樣化的學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學求平均數的應用題的時候后,我們可以盡量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圖表或數據,讓學生結合表格來研究。如某一月的空氣污染指數,某一個班學生測驗的平均成績等等。再例如“小青買了兩本練習本,一枝毛筆,共用了四元錢。其中已知了一枝毛筆是兩元錢,問一本練習本是多少錢?”這種應用題的呈現方式單一而且封閉,都是文字敘述,兩、三個條件再加上一個問題。如果這種題目反反復復,出現的次數多了,學生的心里就會產生厭煩。如果是那樣的話,做出來的效果肯定不佳。而對于同樣一道例題,改用其他的方式呈現,如圖文應用題。這樣就使原本枯燥乏味,冷颼颼的數字羅列的應用題變成了活潑生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也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

        三、應用題解題的多樣化、開放化。

        對學生的發展而言,解決問題的學習價值不只是獲得問題的結論或答案,其意義在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體驗方法,以形成策略。在應用題教學中,我們不能把目光緊緊地定格在答案上,更應該關注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方法與策略。這些方法、策略的穩固與形成,將逐漸成為學生思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以數學的眼光來審視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問題,也將是數學教育的價值所在。而傳統應用題大多數結構良好,答案惟一,解題方向明確,只需要不斷地重復和套用已經學過的公式和數量關系就可以解決。所以,毫無疑問,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來說,都是欠缺的。因此,要適度地引入開放性應用題,便能沖破傳統應用題帶來的封閉性,便能給學生創設一個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例如,某一家服裝廠接到了生產1200件T恤的任務。前3天完成了40%,照這樣計算,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務?學生在解決這道題目的時候,可以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知識之間的聯系,對所給定的條件進行不同的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所以,對于這道題目,解法有四種,即(1)3/40%-3;(2)3*[(1-40%)/40%];

        (3)設還需要x天才能完成任務。40%/3=(1-40%)/x;(4)(1-40%)/(40%/3)

        又例如,現在有一種含有鹽10%的鹽水為400克,要想得到含有鹽20%的鹽水該怎么辦?學生這道題目有以下三種策略:

        策略一:要使鹽水中的鹽變多,則需要加鹽;策略二:要使鹽水中的水變少,則需要蒸發水;策略三:還可以加入含鹽量高于20%的鹽水。由于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學生找到了許多解決的方法,積極性越來越高,參與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從而也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再例如下面一題:小明和小方同時從家中向學校出發。小明每分鐘走60米,小方每分鐘走50米。8分鐘過后,兩人則同時到校。問小明和小方兩家相距有多少米?由于小明和小方家的地點不確定,所以,學生就會得出各種可能的結論。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情感,效果頗佳。

        另外,在應用題教學中我們應該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聯系不同的相關體驗,探索問題的多種解法,比較不同方法之間的長短優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法都不是唯一的,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中,不一定有好壞之分,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加以肯定。不能僅關注解決問題的格式完整與否,答案正確與否。這對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著重要影響。

        四、應用題教學評價的全面化。

        要重視解題過程的評價與反思,除了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學會欣賞,體會成功的喜悅等情感、態度方面的功用以外,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支持。而在目前教學中,評價教學應用題的質量的主要標準是看學生應用題考試的分數。于是,便會出現這樣一種怪現象:不少學生應用題的分數很高,但是,實際上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是很強。有的時候,學生一旦遇到新的問題,變束手無策了。因此,過于注重考試分數的評價方式是違背新課程理念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應用題教學評價應努力實現評價考核多元化,總的趨勢是變終結性評價為發展性評價,變量化評價為質性評價。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為應用題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問題解決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題策略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評價自己思維結果的諸多權利,那么學生便能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時候,他們便會成長為自信而成功的問題解決者。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課本P81的學習內容和練習十五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意義的理解,掌握求兩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2、能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求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3、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兩種特殊情況下求兩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公因數,什么是最大公因數嗎?請你根據已知的信息,快速找出15和20的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15的因數:1,3,5,15

        20的因數:1,2,4,5,10,20

        15和20的公因數有( ),最大公因數是( )。

        (指名口答加課件訂正)

        師:在接下來要學習的分數計算和一些解決實際問題中,我們經常要用到最大公因數的知識。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求最大公因數。

        (板書:求最大公因數)。

        二、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預習成果,初步歸納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師:昨天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你們找到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了嗎?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預習成果展示,掌握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師:請一位同學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的?

        生:可以先分別找出18和27的因數,再找出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因數。

        18的因數:1,2,3,6,9,18

        27的因數:1,3,9,27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是9。

        師:這種方法先寫出兩個數的因數,再找出它們的公有因數,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因數。所以我們在寫出兩個數的因數后,應該寫上這樣一句話:18和27最大公因數是9。

        3、交流互動,感受求最大公因數方法的多樣性。

        除了這種方法,同學們還會其他方法嗎?請同學拿著學案紙上臺投影展示匯報。

        預設

        (1)課本第二種

        18的因數:1,2,3,6,9,18

        其中1、3、9也是27的.因數,所以1、3、9是18和27的公因數,9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師:這種方法先找出18的因數,再看這些因數中誰是27的因數,那它們就是18和27的公因數,最大的一個自然就是最大公因數。能夠先找18的因數,能不能先找27的因數呢?(能)

        師:(指著這種方法)我們只是想找出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大家動腦筋思考一下,這種方法還能不能更簡化和優化一些?(引導學生發現,寫出18或27的因數后,從大到小看誰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滿足的第一個就是最大公因數)

        (2)其它的方法

        分解質因數法和短除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三、質疑點撥。

        1、預習評價,糾錯鞏固。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掌握了求最公因數的方法了嗎?老師在課前收集了幾份預習作業,你能發現這些練習的錯誤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嗎?(投影展示典型錯例。)

        2、閱讀課本,提出質疑。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閱讀課本和反思剛才的學習過程,還有什么疑問嗎?(課前了解學案再做預設)

        3、方法歸納,點撥提升。

        其實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之間也存在某種關系,你發現了嗎?(多請幾個學生來匯報他們的答案,并引導學生觀察例2的板書,以及學案上多個例子,發現公因數是最大公因數的因數。)

        師:所有公因數都是最大公因數的因數。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發現快速地檢驗自己是否找對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讓學生用例題和學案上1,2個例子來試試怎樣檢驗)

        師:回顧剛才大家介紹的多種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其中這種做法(指著黑板)直接根據最大公因數的定義來找,屬于基本方法,每個同學都應該理解和掌握。在這種方法基礎上,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法去求最大公因數。

        四、練習提高。

        師:現在老師馬上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做對嗎?

        1、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15和12 30和45

        2、找有倍數關系的兩個數、互質數關系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規律。

        師:看來大家掌握得都不錯,都能做對。老師要提高難度,不僅要做對,還要找出規律。請完成課本P81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組里訂正和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

        (1)匯報最大公因數答案。

        (2)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多請幾個學生說說發現,逐漸歸納成結論)

        師:當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當兩數只有公因數1時(也就是大家在預習時在你知道嗎里面了解到的互質數),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也是1。

        (3)教師小結

        師:像這樣能夠直接看出最大公因數的,就不用再從頭去找公因數了,也就是不用寫出計算過程,直接寫出誰和誰的最大公因數是幾就可以了。你們掌握了找最大公因數的兩種特殊情況了嗎?請迅速完成課本82頁第3題,直接填寫在書上。

        3、選出正確答案的編號填在橫線上。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_____________。

        A。1 B。3 C。4 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數是_____________。

        A。4 B。6 C。8 D。16

        (3)甲數是乙數的倍數,甲、乙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是_____________。

        A。1 B。甲數 C。乙數 D。甲、乙兩數的積

        師:看來直接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并不能難倒大家,現在老師看看大家能不能運用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

        4、寫出下列各分數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 ) ( ) ( ) ( )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

        2、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用方程解答一個量比另一個量的幾倍多(少)幾的問題,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鞏固用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解答下列方程。

        6X+24=30 4X-10=2 3.5×2+5X=37

        2、列方程解答下列各題。

        一個數的3倍加12等于27。

        21比X的6倍少3。

        3、實踐運用。

        (1)2004年亞洲人口約39億,比歐洲人口總數的5倍還多4億,歐洲人口大約有多少?

        (2)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隊共獲得32枚金牌,比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7倍少3枚,1988年中國隊共獲得多少枚金牌?

        二、指導練習

        1、練習十二第7題。

        出示第7題的主題圖,問:“98.6度,沒發燒”這么高的溫度怎么還沒發燒,你們知道嗎?

        學生試著回答后師述:中國用的是攝氏溫度,還有一些國家用華氏溫度。華氏溫度=攝氏溫度×1.8+32。

        根據書上的提示,獨立列方程解答,集體核對。

        2、練習十二第8、10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小結。

        問:上面這幾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如何解答類似的問題。

        學生回答后老師簡要小結。

        三、延伸拓展

        1、出示練習十二第11題。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再在班上進行交流。

        學生講完后老師簡要概括:(36—4a)÷8是一個除法算式,當它的結果是0時,說明被除數是0,即36—4a=0,當它的結果是1時,說明被除數與除數相等,即36—4a=8。解答這兩個方程,可以利用加減法的關系,即減數=被減數—差,把4a先看作一個整體,先求出4a等于多少,再求a等于多少。

        2、課堂作業:練習十二第5、6、9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6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和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的圖片以及相關文字說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鰭豚數量的變化情況;野生和人工養殖的大熊貓數量的關系;20xx年與20xx年人工繁育東北虎數量的比較。根據上述信息,引導學生提出相應問題,進而研究方程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借助天平讓學生親自參與操作和實驗,在經歷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過程中,加深對方程及等式意義的理解。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喚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幾幅圖片。(課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動物圖片) 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今天這節課,就以這三種動物為話題,來研究其中的數學問題。

        二、合作探究 獲取新知

        1、找出白鰭豚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用字母表示。

        (1)提問:我們先來看白鰭豚的這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2)根據情境圖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這句話寫出等量關系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20xx年只數 + 300只=1980年只數 1980年只數 - 20xx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xx年只數

        (4)教師板書“20xx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這個等量關系式,并提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個等量關系嗎?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匯報:如用a表示20xx年的白鰭豚只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a+300=400。

        (5)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其實一般情況下,我們用字母x來表示未知數。上面的等式就可寫成x+300=400(板書)。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義。

        根據“x+300=400”:等號左邊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等號右邊是哪一年的只數?(1980年的只數) 像上面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借助天平來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問:你對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學生對天平的用途、構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師可以做簡單的介紹。)

        (2)天平的左盤放了一個正方體,右盤是100克的砝碼。放正方體的一頭重。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想辦法讓天平平衡嗎? 右盤加上5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盤放入10克砝碼,右盤放入20克砝碼。 提問:觀察天平平衡了嗎?如何使它平衡?(左邊再加上10克的砝碼就平衡了。) 提問:根據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嗎? 10+10=20(板書)

        (4)天平左盤放入一個20克砝碼和一個小正方體,右盤放入50克砝碼。 談話:小正方體的重量我們不知道,可以用X克來表示。用一個等式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可以怎樣寫。 20+x=50(板書)

        (5)出示兩臺平衡的天平:一臺左盤放兩個50克砝碼,右盤放一個100克砝碼。另一臺左盤放4個x克的小方塊,右盤放一個200克砝碼。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兩邊的關系。 50+50=100 4x=200(板書)

        (6)談話:通過前面的實驗,我們知道天平平衡的現象可以用等式來表示。像前面我們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3、找出大熊貓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看大熊貓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0xx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貓20xx年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的只數的關系嗎? 師生總結: 人工養殖的只數×10=野生的只數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養殖大熊貓的只數,那么x×10=1600

        (3)學生打開教科書57頁,結合圖示進一步理解以上等量關系。

        4、找出東北虎這組資料的等量關系,再寫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1)提問:繼續看東北虎的資料,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預計到20xx年,全國最大的東北虎繁育基地的東北虎數量將達到1000多只,比20xx年的3倍還多100只。

        (2)提問: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東北虎20xx年的只數與20xx年只數的等量關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畫一畫,在天平上表示出這個等式。

        (3)先自己寫一寫,再與小組同學交流。 學生匯報: 20xx年的只數×3+100=20xx年的只數 列式為: 3X+100=1000 (板書) 畫圖為:天平的左盤是3個X和一個100,右盤是1000。 提問: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xx年的只數。)

        5、揭示方程的意義。

        (1)提問:剛才我們研究出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分成兩類:含有字母的是一類,不含字母的是一類。 我們把含有未知數的這類等式叫做方程。(板書)

        (2)組織學生討論: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說明理由。

        (3)組織學生交流:判斷是不是方程,你覺得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方程必須含有未知數,還必須是等式。

        三、鞏固練習 加強應用

        1、出示自主練習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讓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2、出示自主練習2,看圖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出示自主練習3,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

        四、回顧反思 總結提升

        談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這節課我們以國家保護動物為話題,認識了方程,方程可以為我們的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7

        復習內容:

        教材練習十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經歷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

        3.使學生了解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小數除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明白解決思路和算理。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知識梳理

        師提問1:你是怎么進行小數除法計算的?

        提問2:我們學習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問3:舉一個例子,表示循環小數。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適時指名補充。

        小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將除數中的小數轉化成整數再除。“四舍五入”“進一法”“去尾法”都是我們學習過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10÷3=3.3333…,商就是循環小數,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循環節。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2.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投影展示計算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4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教師結出規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綜合:(9.7+2)÷1.5=7.8(分)

        三、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

        (1)16.666是循環小數。()

        (2)無限小數比有限小數大。()

        (3)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所以無限小數也一定是循環小數。()

        (4)0.789789…用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是0.789。()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說說判斷理由。

        2.比一比,哪種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餅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蠶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獨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7題。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中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3)師生共同訂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買來7桶同樣的油,如果從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則剩下的油剛好相當于原來3桶油的.質量。原來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和大家說一說吧。

        六、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十第1、5、6題。

        學生回憶,在頭腦中迅速整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和表達,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練習中,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結合,不必擔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學生的練習情況良好,掌握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正確率較高,并能比較靈活地應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對于概念性的問題理解不深刻。

        教學建議:注重個別輔導,爭取個別學生在計算方面有所提高。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實驗、數據整理和描述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預測,并闡述自己的理由。

        3、積極參加摸棋子活動,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圍棋子是什么顏色的引出把6個黑棋子,4個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說一說”的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由圍棋子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入學習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摸棋子活動的準備。)

        二、摸棋子實驗A

        1、教師提出摸棋子的活動和用“正”字記錄黑白棋子的出現次數的要求,全班同學輪流摸棋子。

        (設計意圖:學生猜并摸出棋子,親身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2、交流學生統計的情況,把結果記錄在表(一)合計欄。

        (設計意圖: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的過程,為下面的交流作鋪墊。)

        3、提出:觀察全班摸棋子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從全班統計結果的描述中,感受統計的意義,為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積累直觀經驗和素材。)

        三、摸棋子實驗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9個黑的,1個白的,會出現什么結果?學生發表意見后,全班進行摸棋子實驗。然后整理統計記錄。(設計意圖:改變事物的條件,讓學生猜測,再摸,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合理推理能力,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2、讓學生觀察描述統計結果。

        然后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觀察描述摸棋子結果的過程中,感受摸棋子實驗的意義,初步體驗摸出什么顏色的棋子的次數和盒子中放的這種顏色的棋子個數有關系。)

        四、摸棋子實驗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1個黑的,9個白的,讓學生猜一猜摸中哪種顏色棋子的次數多,再摸。然后整理統計結果,填在表(三)合計欄中,并和大家猜的結果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活動經驗的背景下,進行猜測、實驗,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兩次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中,再次體驗到,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里這種顏色棋子的個數有關系。)

        五、可能性大小

        1、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次數跟盒子中棋子個數有關系嗎?得出盒子中哪種顏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數就多,反之就少。

        (設計意圖:在親身實驗的基礎上,認識盒子中放棋子的情況和摸棋子結果的關系。)

        2、教師介紹可能性大小的含義。鼓勵學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的結果。

        (設計意圖:理解可能性大小的部分意義,學會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結果。)

        六、課堂練習與問題討論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學反思: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9

        設計說明

        1.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數學問題”。

        “生活即教育”,數學知識只有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才有可能是積極的、主動的。本節教學設計從給學校的長方形宣傳欄刷油漆引入小數乘小數的計算,讓學生運用轉化思想初步經歷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并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小數乘法來解決,加深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嘗試計算、自主探索,主動獲得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本節教學設計聯系原有的學習經驗,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獨立嘗試小數乘小數的計算,重點放在對小數乘小數的算理的理解上,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怎么計算,更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么計算。

        3.運用計算法則,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必然又回歸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學生初步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與算理的基礎上,應用生活化的練習讓學生的知識得到系統的整理與鞏固,并不斷拓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掌握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后,通過不同層次的習題進行鞏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我們的校園多美呀!有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課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傳欄)看!工人叔叔正在給宣傳欄刷油漆,可是有個問題卻難住了他們。你們能幫助他們解決嗎?(課件出示教材5頁例3)

        設計意圖:創設生活情境,從給學校的宣傳欄刷油漆的場面引入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探究新知

        1.教學例3,初步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1)理解題意。

        師:要想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宣傳欄的面積怎么計算呢?

        預設 生:因為宣傳欄是一個長方形,所以我們只要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

        (2)嘗試列式。

        師:怎么列式呢?(2.4×0.8)

        (3)揭示課題。

        (教師指著算式)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算式,它有什么特點?(因數都是小數)

        揭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小數乘小數。(板書課題)

        (4)合作探究。

        師:兩個因數都是小數,應該怎么計算呢?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道題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匯報)

        預設 生1:可以利用分米和米之間的進率進行計算。

        將“m”改寫成“dm”。

        2.4m=24dm    0.8m=8dm

        用豎式計算:

        將積的單位“dm2”改寫成“m2”:192dm2=1.92m2。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提高除法的計算能力。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題不同類型的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練習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練習九)

        二、基礎知識訓練

        1、完成練習九第1題

        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提醒學生思考:第2小題十位上為什么是0?第4小題個位上為什么是0?

        2、練習九第2題

        分組討論比較。

        第一組:這兩題商里的2個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

        第二組:這兩題的末尾為什么都是0?為什么第2小題有余數?

        第三組:這兩題商里的0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三、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九第3題

        讀題,說說題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你準備怎么做?

        2、完成練習九第4題

        觀察表格,你發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它們的乘積相等,挖的天數越多,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挖的天數越少,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

        3、完成練習九第5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怎樣求有多少個合格的節能燈?怎樣求需要多少包裝盒?

        4、完成練習九思考題

        (1)題目中對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題目要求什么?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希望大家在課后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板書設計:

        1.商是兩位數80……2商是三位數102……4

        商是三位數150商是兩位數40……6

        2. 120 102 290

        290……2 102……3 100……3

        3.420÷4=105(下) 321÷3=107(下)

        540÷6=90(下) 505÷5=101(下)

        90

        吳小娟拍得最快,金陽陽拍得最慢。

        4.840÷8=105(米) 840÷7=120(米)

        840÷6=140(米) 840÷5=168(米)

        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商越大。

        5.640-10=630(個) 630÷6=105(個)

        教學反思:

        1.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交流解決的方法和結果,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

        2.學生對根據條件提問題還有困難,在教學時,要注重鍛煉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1

        解決問題(1)第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運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來解決超市購物問題的過程,體會用估算解決購物問題的簡便性

        過程與方法:學會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方法,掌握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解決有關小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小數乘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會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準確計算乘加、乘減

        教具運用: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出示例8主題圖

        媽媽帶100元去超市購物。媽媽買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還買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錢還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嗎?夠買一盒20元的嗎?

        2、 引導學生讀題,列表整理題中的數學信息

        單價 數量 總價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雞蛋 10 1

        20 1

        3、 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思路

        媽媽買了2袋大米和一塊肉,還想買一盒雞蛋。想要知道錢數夠不夠 ,只要把買到的所有商品的價格加在一起,與100進行比較就能知道結果,這樣的題用估算的方法比較簡便。

        二、分析與解答

        1、自主嘗試解答

        學習要求

        (1) 請大家獨立解答這個問題,在解答完之后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

        (2)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解題方法給同學們講清楚。

        學生獨立完成

        2、 交流分析

        列舉學生的解法,學生可能出現。

        ? 30.6×2=61.2(元)26.5×0.8=21.2(元) 61.2+21.2=82.4(元)

        100-82.4=17.6(元)因為10<17.6<20,所以夠買一盒10無的雞蛋,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買一盒10元的雞蛋,總共不超過62+27+10=99(元),所以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師:第一種方法大家讀懂了嗎?

        生解釋想法。

        師:第二種方法呢?

        學生閱讀,并進行解讀交流。

        小結: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實際數。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實際數。

        師:比較一下,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學生匯報:我喜歡估算這種方法,因為它使計算更加的簡單。

        3、用計算器驗證估算結果的正誤

        2袋大米的價錢 + 0.8kg肉的價錢 + 一盒雞蛋的價錢

        30.6×2=61.2(元) 26.5×0.8=21.2(元)10元或20元

        三種商品的總價:

        (1)買10元的雞蛋:61.2+21.2+10=92.4(元)

        (2)買20元的雞蛋:61.2+21.2+20=102.4(元)

        因為

        ? 92.4<100,剩下的錢還夠買一盒10元的雞蛋。

        ? 102.4>100,剩下的錢不夠買一盒20元的雞蛋.

        所以估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三、回顧反思

        師:回顧這個解題過程,我們都做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的同時教師板書。

        第一步:理解整理(表格);

        第二步:分析解答;

        第三步:驗證反思。

        師總結:大家總結得很好,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過程解題的,這的確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四、鞏固提升

        1、出示:有5種商品,它們的平均價格是9.86元,期中前4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是5.37元,第5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錢?

        2、學生運用剛才的過程解題,然后交流想法

        分析:根據5種商品的平均價格是9.86元,可以求出5種商品的價格和。同理,根據前4種商品的價格和。用5種商品的價格和減去前4種商品的價格和便可求出第5種商品的價格。

        3、 匯報解答方法

        9.86×5-5.73×4

        =49.3-22.92

        =26.38(元)

        答:第5種商品的價格是26.38元。

        4、完成練習四,第2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 了解小數的概念和性質,掌握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2. 能夠用小數表示分數,用分數表示小數。

        3. 能夠進行小數的加減運算。

        教學重點:

        1. 小數的概念和性質。

        2. 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3. 小數和分數的互換。

        教學難點:

        1. 小數的加減運算。

        2. 小數和分數的互換。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小數的教具。

        2. 學生準備小數的練習冊。

        3. 教師準備小數的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課前預習,復習小數的.概念。

        2.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表示,,等小數。

        3. 學生回答問題。

        二、講解

        1. 小數的概念和性質。

        小數是指整數和分數之間的數,它們的小數點后面有無限多個數字。

        小數的性質:小數可以比大小,小數可以相加、相減、相乘、相除。

        2. 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小數的讀法:小數點前讀整數部分,小數點后讀小數部分。

        小數的寫法:小數點后面的數字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以此類推。

        3. 小數和分數的互換。

        小數轉分數:將小數的小數點右移n位,分母為10的n次方。

        分數轉小數:分子÷分母。

        三、練習

        1. 小數的加減運算。

        例:+=?

        解:將小數點對齊,從右往左逐位相加,注意進位。

        +=

        例:-0.4=?

        解:將小數點對齊,從右往左逐位相減,注意借位。

        -0.4=

        2. 小數和分數的互換。

        例:轉分數。

        解:=6÷10=3÷5,所以=3/5。

        例:8/10轉小數。

        解:8÷10=,所以8/10=。

        四、總結

        1. 小數是指整數和分數之間的數,小數點后面有無限多個數字。

        2. 小數可以比大小,小數可以相加、相減、相乘、相除。

        3. 小數的讀法是小數點前讀整數部分,小數點后讀小數部分,小數的寫法是小數點后面的數字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以此類推。

        4. 小數和分數可以互換。

        五、作業

        1. 完成小數的練習冊。

        2. 完成小數的練習題。

        六、板書設計

        小數的概念和性質

        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小數和分數的互換

        小數的加減運算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用方程解答一步計算應用題。

        2、使學生掌握檢驗方法,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3、提高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和檢驗的能力。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四、教學難點:

        找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

        出示主題圖

        提出疑問: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討論:

        算術法

        方程法

        師:我們可以用列方程解決應用題。

        (二)講授新課

        怎樣用方程解決應用題呢?

        (三)重難點精講

        教學例4

        出示主題圖:

        有25只丹頂鶴,丹頂鶴比白鷺多9只,白鷺有多少只?

        討論:

        (1)這道題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白鷺與誰有關系呢?你能表示出來嗎?

        (3)找出等量關系。

        小結:白鷺的只數+9=丹頂鶴的只數

        再討論:

        (1)這個等量關系中哪個量是已知的?哪個量是未知的?

        (2)要用方程解答應用題,未知量要用什么來表示呢?

        (3)列出方程,并解答。

        師生交流:

        解:設白鷺有x只。

        x+9=25

        x+9–9=25–9

        x=16

        答:白鷺有16只

        生討論:白鷺有16只。結果對嗎?怎樣來驗算呢?

        學生匯報:

        (1)用算術法再計算一遍。

        (2)利用等量關系來驗證。

        講解代入法:

        x+9=25

        把x=16,代入方程的左邊,16+9=25。方程的左邊等于方程的右邊。所以x=16是方程的解。

        小結:你們會解這道題了嗎?請做在自己的作業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齊練。

        有60只白天鵝,白天鵝的只數是黑天鵝的4倍,黑天鵝有多少只?

        討論:

        (1)這道題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白鷺與誰有關系呢?你能表示出來嗎?

        (3)找出等量關系。

        小結:黑天鵝的只數×4=白天鵝的'只數

        再討論:

        (1)這個等量關系中哪個量是已知的?哪個量是未知的?

        (2)要用方程解答應用題,未知量要用什么來表示呢?

        (3)列出方程,并解答。

        師生交流:

        解:設黑天鵝有x只。

        4x=60

        4x÷4=60÷4

        x=15

        答:黑天鵝有15只

        生:驗算

        討論:想一想,怎樣用列方程解決問題呢?

        學生匯報: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四)新知應用 鞏固深化

        看圖寫出等量關系,并解答。

        (五)歸納小結

        這節課中,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點呢?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六、隨堂檢測

        列方程解下面各題。

        七、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把x=16,代入方程的左邊,16+9=25。方程的

        左邊等于方程的右邊。所以x=16是方程的解。

        八、作業布置:

        59頁5題

        九、教學反思

        學生找等量關系的能力,需要加強練習。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P3-5練習一6-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盈與虧、收與支、升與降、增與減以及朝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等現實的情境中應用負數,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應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難點:體會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具準備:教學掛圖、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讀一讀,分一分。

        +3000+4200-1800+2700-900+3700

        正數負數

        二、教學例3

        1、情境引入。

        師:老師收集了新光服裝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虧情況,列出統計圖。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盈虧(元)+3000+4200-1800+2700-900+3700

        2、教學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盈虧情況的具體意義。

        師: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

        表中哪幾個月盈利?哪幾個月虧損?

        從表中你還能知道些什么?

        3、試一試

        根據新光服裝店去年下半年的盈虧情況,填寫下表。

        七月份:虧損1200元;八月份:虧損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虧損250元;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盈虧(元)

        介紹一下服裝店七至十二月份盈虧情況。

        三、教學例4

        1、出示情境圖,辨別方向。

        2、教學用正數和負數區別表示相反方向運動的路程。

        師:小華從學校出發,沿東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華如果向東走2100米,到達郵局。

        小華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達公園。

        師:如果把向東走2100米記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記作什么?

        師: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記作+2100米嗎?那么向東走2100米記作什么?

        3、表示南北方向運動的路程

        從學校出發,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別寫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

        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

        4、試一試:

        (1)你會填一填、讀一讀嗎?

        -5-2-10124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2接近2,還是接近0?

        正數和負數在數軸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樣的?

        5、練一練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記錄。你能說一說小明家各項收入和支出的情況嗎?

        2、(1)如果張軍向東走30米,記作+30米,那么李剛向西走52,記作()米。

        (2)如果張軍向北走40米,記作+40米,那么李剛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鞏固練習。

        練習一第6題。

        某市20xx年每個季度的平均氣溫如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平均氣溫(℃)-101520-5

        你能在溫度計上表示出這些溫度嗎?

        練習一第7題。

        你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嗎?

        (1)升降機上升8米記作+8米,下降5米記作()米。

        (2)一幢大樓18層,地面以下有2層。地面以上第3層記作+3層,地面以下第1層記作()層,地面以下第2層記作()層。

        (3)學校舉行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搶答題的評分規則是答對一題加100分,答錯一題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記作+100分,那么扣10分應記作()分。

        練習一第8題

        你能說說存折中紅線框處的數各表示什么嗎?

        媽媽于6月10日又存入20xx元,在存折上應記作()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應記作()元。

        閱讀:你知道嗎?

        五、全課總結

        布置作業:練習一第910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是確定發生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思考、驗證的過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 點: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難 點: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學習與積累知識。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

        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

        2.師揭題:同學們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數學上都是些不確定事件。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 學生可能會說:鉛筆。

        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

        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最優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動新授

        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目,每個人都有機會表演。但節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目呢?

        組織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

        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么?

        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哪種節目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3.抽簽指生抽一張。(以抽到跳舞為例)

        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

        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下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

        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以學生抽到的是朗誦為例)

        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

        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卡片了。

        5.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生變化。(板書: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上方“做一做”。

        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3題。

        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教師發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

        4.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五、作業: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4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0-19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模板02-15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22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08-28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11

      數學上冊教案01-15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2篇)12-09

      五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2-08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29

      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2-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自拍 | 97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91麻豆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无码 | 小污女小欲女导航|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合集| 欧美人人妻人人澡人人尤物| 亚洲av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麻豆国产传媒精品视频| 丰满岳乱妇久久久|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无套内谢少妇一二三四|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国产三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欧美黑吊大战白妞|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内射|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国产精品不卡区一区二| 欧美白妞大战非洲大炮| 九九热免费公开视频在线|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人妻高清| 秋霞电影院午夜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高清在线不卡一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