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dhfrq"></del>

    1. <tr id="dhfrq"></tr>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线天粉嫩av,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成人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5-01 07:04:16 五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第5單元簡易方程

        第11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P70~72練習十五第3~5、10~12、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解方程的方法,規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解方程的過程,熟練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引導回顧,練習講解。討論交流,練習鞏固。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這么多關于解方程的知識,今天我們就通過練習來鞏固一下。

        出示:

        1.判斷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 =36+17 23÷a>43

        x +84 3x +4y=8 48÷a=9

        2.后面括號中哪個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42—98(x =57,x =135)(2)5.2—x =0.7(x =4.5,x =8.8)

        (3)4x—7=21(x =7,x =8)(4)5(x —l)=25(x =4,x =6)

        二、指導練習

        1.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3題。

        (1)出示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3題。

        (2)教師提問:你們能從題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3)學生總結題目中所給的信息,然后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討論,將自己的答案與小組中其他的成員核對,改正錯誤的答案。

        2.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1題。

        (1)出示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1題。

        (2)教師分析:由題可知,第一個圖是一個長方形,已知寬和周長,求長是多少。這個題就要借助我們之前學習的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3)指名學生列式并求解:2(5+x)=36,解得x =13。

        (4)從第二個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個圖中所給出的信息是兒童的人數是成人人數的3倍,而兒童和成人的總人數是80人。

        (5)學生獨立思考,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鞏固拓展

        1.巧設相鄰的自然數

        出示題目上:三人相鄰的自然數的和是57,這三個自然數分別是多少?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思路導引:

        ⑴任意寫出三個連續的自然數,觀察特點。

        ⑵設其中一個為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其他兩個自然數。

        ⑶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規范解答。

        解:設中間的自然數是x 。

        (x—1)+x(x+1)=57

        3x =57

        3x÷3=57÷3

        x=19

        前一個自然數是:x—1=19-1=18

        后一個自然數是:x+1=19+1=20

        教師小結:對于“已知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求這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問題,一般設中間的自然數為x,剛其余兩個自然數分別為x+1他x—1。

        2.列方程解答。

        ⑴一個數減去43,差是28,求這個數。

        ⑵一個數與5的積是125,求這個數。

        ⑶x的3.3倍加上1.2與4的積,和是11.4,求x。

        3.完成教材第70頁練習十五第4、5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訂正。

        4.完成教材第71頁練習十五第10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5.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4*題。

        (1)小組內合作討論完成,組員之間相互說說解題的方法。

        (2)教師指名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強調:可以把“x=5”代入題中,把“□”看成未知數再求解。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練習課,大家對解方程還有什么疑問?

        五、作業:教材第72頁練習十五第12題。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第11題:2(5+x)=36 x+3x =80

        拓展題:解:設中間的自然數是x。

        (x—1)+x+(x+1)=57

        3x =57

        3x ÷3 =57÷3

        x =19

        前一個自然數是:x—1=19-1=18

        后一個自然數是:x+1=19+1=20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連乘、乘加、乘減和把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結果。

        2、理解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

        3、提高學生的類推能力,培養學生知識間存在著內在聯系的思想。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法,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看哪位同學學得快,掌握得好。

        一、復習舊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問題,再計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師提問:每個式題各含什么運算?是什么式題?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在練習本上計算結果。

        訂正:(1)3600(2)295(3)800

        教師說明:小數的這些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教學意圖:本環節通過三個式題復習整數連乘、乘加和乘減的運算順序,并向學生說明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一樣,為下面學生將整數運算順序遷移到小數作準備。

        二、小數連乘、乘加、乘減

        1、初步嘗試。

        出示例6:光明小學的同學們在校園里種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學生默讀題目后,指名讓學生說出怎樣列算式,教師板書。然后讓學生獨立嘗試把這道題做完,教師指名板書計算過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訂正答案后,教師提問

        (1)算式中有幾步計算?每個數目都是小數嗎?是什么式題?

        (2)這個含有小數的連乘式你是按什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進行類推。

        計算下列各題。

        (1)72×0。81+10。4(2)7。06×2。4—5。7

        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在訂正答案時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訂正:(1)68。72(含有乘法與加法兩種運算,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與減法兩種運算,先算乘法,再計算減法。)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這些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板書:連乘、乘加、乘減

        教學意圖:本環節利用遷移,讓學生將整數的運算順序類推到小數,嘗試完成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三、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1、復習。

        教師提問:我們在學習整數乘法時曾學習過幾個運算定律,誰還記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樣表示?

        教師貼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問學生:乘法交換律中兩個數的范圍是什么?結合律中三個數的范圍是什么?分配律中三個數的`范圍是什么?(這些數的范圍都是整數。)

        2、觀察討論。

        教師用投影出示兩組算式,學生口答結果,然后教師用○將左右兩組算式相連。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學生觀察這三組算式,并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三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嗎?中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2)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特點?與我們學過的什么知識一樣?

        (3)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通過討論將得出如下結論

        ①三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中間可以用等號連接。

        ②第一組是把兩個相乘的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與學過的乘法交換律一樣。第二組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三個數相乘,與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相乘,結果相等,與乘法結合律一樣。第三組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與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后求和,結果不變,與乘法分配律一樣。

        ③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教師提問:我們分別比較這三組算式左右兩側的式子,哪一個式子在計算中更為簡便?(第一組寫成豎式,右邊的比較簡便,第二組不明顯,第三組左式比右式簡便。)

        3、教師小結:通過觀察討論,我們發現整數的乘法運算定律可以推廣到小數乘法,并且利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乘法計算更簡便。

        板書: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

        教學意圖:本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每組兩個算式的特點以及它們的相等關系,并且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也適用,同樣可以使一些計算更加簡便,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填空,并說一說應用了哪個運算定律。(填在書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計算下面各題。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運算順序是否存在問題。

        3、判斷對錯。

        (1)50。4×1。95—1。9(2)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 25。2 =26。7776

        全體學生用手勢判斷,并說出錯誤原因。

        4、應用題。

        玉山農場新建一座溫室,室內耕地面積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種西紅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產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計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及時訂正

        2。(1)272。182(2)7。67(3)20。582(4)0。5707(5)36。936(6)0。88532

        3。(1)運算順序錯誤。改正:(2)計算錯誤。改正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 =0。94+25。8

        =96。38 =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學意圖:本環節通過多種練習使學生分別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與小數連乘、乘加、乘減這兩部分知識進行鞏固。其中第二題的六道計算題,各題目計算結果小數部分位數較多,除了注意學生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外,還要注意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頁的例1、例2和試一試,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聯系與區別,體會方程就是一類特殊的等式。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會列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1.出示例1的天平圖,讓學生觀察。

        提問:圖中畫的是什么?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導

        (1)讓不熟悉天平不認識天平的學生認識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學生能主動列出等式,告訴學生:像“50+50=100”這樣的式子是等式,并讓學生說說這個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學生不能列出等式,則可提出“你會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1.出示例2的天平圖,引導學生分別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

        2.引導:告訴學生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數;觀察這些式子,說一說寫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討論和交流:寫出的式子中,有幾個是等式,有幾個不是,而寫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數,在此基礎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練一練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將每個算式中用圖形表示的未知數改寫成字母。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1題

        先仔細觀察題中的式子,在小組里說說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訴學生,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還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學生誤以為方程是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2.完成練習一第2題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的:

        1、整理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

        2、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結果與第二個因數和除數的關系。

        3、能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

        4、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會用循環小數表示商。

        5、能用進一法和收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概念回顧。

        1、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計算小數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計算結果有幾種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環小數?

        二、在判斷中辨析概念。

        1、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它的積是兩位小數。

        2、m×0.98的積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環小數。

        4、2.5×17+2.5×13=2.5×(17+13)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每天看35頁,要看4天。

        三、在計算中理解法則。

        3.25×4.83.6÷0.25

        四、簡便計算。

        0.25×32×1.252.85×5.2+2.85×5.8-2.85

        3.6÷0.25÷0.43.69-(1.69-5.8)

        五、在運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師用200元買字典,每本48.5元,可以買幾本?

        2、工地上有160噸貨物,用載重8.5噸的汽車要運多少次?

        六、作業。

        1、總復習第1、2題。

        2、練習二十五第1---5題。

        板書設計:

        課后記:

        第二課時

        課題: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

        復習目標:

        1、能從觀察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并畫出平面圖。

        2、回顧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3、能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會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復習過程:

        一、基礎再現:

        s=abs=ahs=ah÷2

        s=(a+b)h÷2

        二、基本練習

        1.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不變,()變小。

        2.兩個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它的底邊等于梯形的()。

        3.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0米,底邊是12米,高(),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4.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和底邊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5.想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6.一塊梯形的果園,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頃收蘋果2.5噸,這個果園可以收多少蘋果?

        三、作業

        1.總復習第6、7、8題。

        2.p 124第7、8、9、10、11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課題:簡易方程

        復習目標:

        1.會用字母表示數、數量、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方程。能解方程并驗算。

        3.能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

        一、概念回顧。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與方程有什么區別和聯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數應該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二、基本練習:

        1.方程0.6x=3的解是()

        2.a與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乘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斷。

        (1)a×b×8可以簡寫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個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數。

        5.解方程。

        10.2-5x=2.23×1.5+6x =335.6x-3.8=1.8

        3(x+5)=24600÷(15-x)=200x÷6-2.5=1.1

        6.解決問題。

        (1)一個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積。(用公式計算。)

        (2)媽媽有200元錢,是小紅的4倍多20元,小紅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齡比兒子大32歲,是兒子年齡的9倍,爸爸和兒子各多少歲?

        (4)學校買10套課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單價是凳子的4倍,每張桌子多少元?

        三、作業。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

        課題:可能性和編碼

        復習目標:

        1、認識簡單的可能性事件。

        2、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數表示。

        3、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4、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練習。

        1、盒子中有紅、白、黃、綠四種顏色的球各一個,只取一次,拿出紅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商場促銷,將獎品放置于1到10號的罐子里,幸運顧客有一次猜獎機會,一位顧客猜中得獎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紅色球8個,藍色球10個,取一次,取出紅色球的可能性大還是藍色球?

        4、說出下面各組數據的中位數。

        (1)35896

        (2)25141318201

        (3)姓名李明陳東劉云馬剛王明張炎趙麗

        成績/米6.84.75.84.74.64.13.2

        5、介紹你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并說出各數字代表什么意義?

        6、游戲:媽媽的卡片寫有2、3、4、5、6,妹妹的卡片寫有1、8、9、10、7,

        (1)每人任意出一張,有多少種可能?

        (2)每人出一張,和為單數媽媽勝,和為雙數妹妹勝,這公平嗎?為什么?

        (3)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游戲規則嗎?

        二、作業

        1.p122

        2.p125第12——17題。

        板書設計:

        略。

        課后反思:

        略。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教材P95~96例3及練習二十一第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難點: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方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入: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誰來說一說它們的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讓學生回憶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把它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研究面積。)

        2、揭題:生活中的圖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外,還有梯形,這節課我們就利用轉化的方法來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95頁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車窗玻璃是什么形狀的?(梯形)

        思考: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你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討論,學生可能會猜測到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等,來推導它的面積計算公式。

        2、讓學生利用梯形學具驗證自己的猜測。

        小組活動,教師深入各小組進行指導。可提醒學生用剪刀剪一剪,再拼一拼。

        3、交流匯報自己的推導過程,指學生到黑板邊演示邊講解。

        學生以梯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推導有多種方法,可能會這樣做:

        (1)用兩個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出示推導過程:

        (2)把一個梯形剪成兩個三角形。

        梯形的面積=三角形1的面積+三角形2的面積=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出示推導過程:

        (3)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

        =(平行四邊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4、小結:大家都是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方法,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5、教學教材第96頁例3。

        出示教材第96頁例3情境圖和橫截面的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并思考:橫截面是一個什么形狀?(這是一個梯形;而且有兩個角是直角,是一個直角梯形。)

        讓學生找一找,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你能理解這個橫截面的含義嗎?

        通過交流,學生能明白: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個腰長。這個梯形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120米,高是135米。

        你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計算一下這個直角梯形的面積嗎?

        讓學生嘗試計算,并交流匯報。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計算過程:(見板書設計)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6頁“做一做”。先說一說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并對該圖進行分析。

        學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大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0+45)cm,下底是(71+65)cm,高是40cm,也可以看成兩個直角梯形,其中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0cm,下底是7lcm,另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5cm,下底是65cm,高都是40cm,算出兩個梯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2、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3題。

        本題需要先測量計算所需條件的長度,再利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求面積。

        3、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4題。先讓學生觀察飛機模型的機翼是什么形狀,(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機翼的面積。求機翼的面積,可以先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根據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驗,設想把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底長lOO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邊形,求出它的面積。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

        1、在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可以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推導。

        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3、用字母表示:S=(a+b)×h÷2。

        五、作業: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2題。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

        S=(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m2)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教材P42及練習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整理和復習小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循環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我總結、反思,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循環小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歸納總結,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練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整理回顧

        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42頁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計算,然后教師指名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結果,再集體訂正。

        師:同學們完成得都很好!這些都是小數乘除法的有關計算,你們知道小數乘除法與整數乘除法有什么聯系嗎?

        生1:小數乘法可以先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最后加上小數點。

        生2: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先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進行計算。

        師:對!那么整數的運算順序是否適用于小數運算呢?

        生:整數的運算順序同樣適用于小數運算。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下面我們繼續看教材第42頁整理和復習的第2題。

        教師多媒體出示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情境圖,你們能利用題中的`信息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圖中提供了20xx年8月28日的中國銀行外匯牌價,1美元可以兌換6.34元人民幣,1港元可以兌換0.82元人民幣,1日元可以兌換0.08元人民幣,1歐元可以兌換7.96元人民幣。

        師:100元人民幣可以兌換多少美元呢?保留兩位小數。

        生:100÷6.34≈15.77(美元),所以100元可以兌換15.77美元。

        師:同一塊手表在香港標價500港元,在日本標價5500日元。它在哪兒的標價低呢?

        生:500港元兌換成人民幣是500×0.82=410(元),5500日元兌換成人

        民幣是5500×O.08=440(元),440>410,所以這塊手表在香港的標價低。

        師:一個玩具2.8美元,用100美元可以買幾個這樣的玩具呢?

        生:2.8×6.34=17.752(元),100÷17.752≈5.63(個),所以用100元可以買5個這樣的玩具。

        師:同學們完成得都很好!我們在用小數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考慮結果是否符合實際,結合實際選取合適的結果。下面請同學們兩人一組進行合作,根據題中的信息,看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3頁練習十的第1題。

        教師分別找兩組學生板演,每組三個學生,其他學生在草稿紙上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3頁練習十的第2題。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并匯報自己的結果,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43頁練習十的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填寫表格,然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材第43頁練習十的第4題。9.7÷1.5≈6.5(分鐘/千米),所以李大伯跑lkm平均需要6.5分鐘。

        5.完成教材第43頁練習十的第7題。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中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給予解決。

        三、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嗎?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40.32÷24=1.68 111÷ 0.3=370 6.92×0.84=5.8128

        2.8×6.25=17.5 2.07÷0.023=90 1.23÷0.03=41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91頁《三角形的面積》,92頁例2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體會轉化的思想。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紅領巾、實驗記錄單。

        學生準備:各種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復習鋪墊是小學數學重要的環節,對于引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新知的探究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2、猜謎語:一塊布料三角樣,顏色鮮紅真漂亮。少先隊員才能有,每天佩戴不要忘。學生猜謎。

        3、創設情境:要想做這樣的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呢?也就是計算什么?

        4、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紅領巾實物猜謎,以及做一條紅領巾要用多少布這樣的事例,激起了學生想知道怎樣去求三角形面積的欲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奮點,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發展。】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活動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要求:請你用手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哪種圖形,快來試一試吧!小組動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活動二:觀察討論,完成下面的實驗記錄。實驗記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

        1、三角形的底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 )。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 ),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

        3、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X( ),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小組活動,然后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推理、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把自主學習的權力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順利實現原有數學知識結構的擴充和新知結構的建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出示例2:學校計劃做的紅領巾的底是100㎝,高是33㎝,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做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既解決了課前的問題,還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能夠方便生活,有效的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鞏固應用,舉一反三。

        第一關:辨一辨。

        1、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第二關: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說出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單位:厘米)

        第三關:制作兩個這樣的交通警示標志,需要多少鐵皮?第四關:求出下圖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智慧闖關的形式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強化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五)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課件出示: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4)我還想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我評價,接著讓學生互相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同時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P54例3及練習十二第4、5、6、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用語言表達運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夠將數字代入字母公式中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向學生滲透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的簡單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據字母公式求值。

        難點: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嘗試學習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并讓學生分別用語言敘述一下對應運算定律的具體內容。

        2.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整理。學過的運算定律有: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如下表格: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4.師引導思考:在敘述時有什么感受?

        (比較麻煩,有時表達不清楚。)

        結合學過的知識想一想怎樣能變簡單些?

        學生會想到用字母表示數。

        5.揭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用字母表示數的相關知識。

        二、互動新授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你能像上節課那樣,用字母把這些運算定律表示出來嗎?(出示運算定律表格)

        為了教學統一,可以規定學生用字母a、b、c來表示數字。

        先自主思考,再嘗試表示。將答案寫在教材第54頁的表上。集體訂正。

        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乘號的'簡寫。

        先讓學生自己看教材學習,再進行交流匯報。

        明確: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也可以省略不寫。如a×b=b×a,可以寫成a·b=b·a或ab=ba。

        3.引導觀察比較:用文字敘述和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啟發學生小結: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一目了然,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質疑: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白:這三個字母可以分別表示我們學過的任何數。

        (二)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狀,問:這是什么?(正方形)

        讓學生先說一說正方形的面積及周長的計算公式:面積=邊長×邊長,周長=邊長×4。

        引導: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用S表示面積,用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試著寫一寫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書看課本是怎樣表示的。

        S= a2 C=4a

        2.提問:你有什么疑問?(學生可能對平方的表示不理解)

        明確:S=a·a可以寫成a2,表示2個a相乘,讀作”a的平方“,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一般寫成S= a2。

        出示:32,b2,52,指名讓學生讀一讀,并說出各表示什么意思。

        (32讀作3的平方,表示2個3相乘,等于9;b2讀作b平方,表示2個b乘;52讀作5的平方,表示2個5相乘,等于25。)

        出示: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你能計算出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嗎?

        引導學生先說出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再計算:

        正方形面積的公式是S=a2,當a=6時,S=62=6×6=36(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是C=4a,當a=6時,C=4×6=24(厘米)。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4題。

        先讓學生分析信息,說一說”今天賣出多少個足球“怎么表示?(48+m)

        再讓學生獨立計算第(2)、(3)小題,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6題。

        此題有兩個容易迷惑學生的地方:a2、62及6×2、a×2。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區分”平方“與”2倍“:a2表示2個a相乘,即a×a;2a表示2個a相加,即a+a。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歸納:

        1.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明易記、便于應用。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 “,也可以省略不寫。

        3.a2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n相乘。

        五、作業:教材第56~57頁練習十二第5第10題。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a×b=b×a,可以寫成a·b=b·n或ab=ba。

        a2讀作:a的平方,表示2個a相乘。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教材P40~41練習九第3、4、6、10~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感受要根據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過程與方法:經歷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了解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進一”法、“去尾”法取商。

        教學方法:講解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題目

        1.小強是用50元買了12個蛋糕,平均每個蛋糕多少錢?

        2.蛋糕店特制一種生日蛋糕,每個需要0.32kg面粉,李師傅領了4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幾個蛋糕?

        3.50個奶油蛋糕,要全部裝在盒子里,每8個裝一盒,至少需要幾個盒子?

        學生獨立完成后。

        師:請同學們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第1題用50÷12=4.1666…(元)≈1.17(元)

        生2:第2題用4÷0.32=12(個)……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個蛋糕,最多只能做12個蛋糕。

        生3:第3題用50÷8=6(個)……2(個)。因為剩下來的蛋糕還需要裝在一個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個)盒子。

        生:4:這三道題目告訴我們:要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數,如果求平均數或者計算題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買東西,只能舍去小數部分,買整個的物品;如果用油桶裝油,因為多出的油也要用桶來裝,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個桶。

        師: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全部用“四舍五入”法解決今天的'三個問題很不合理,我們必須根據實際生活需要,合理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求商的近似值。有時需要去掉小數部分(無論小數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有時需要進一(無論小數部分是多少,都要進一取整數),這里所用的方法分別叫“去尾”法、“進一”法。

        二、探究新知

        1.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出示:五(1)班的同學準備裝飾教室,他們準備了長為5M的紅紙,長為8M的黃紙。每長為0.12M的紅紙可以做一朵紅花,每長為0.37M的黃紙可以做一朵黃花。

        (1)可以做多少朵紅花?

        (2)可以做多少朵黃花?

        (3)3朵紅花和3朵黃花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引導分析

        (1)要求長為5M的紅紙可以做多少朵紅花,用除法計算。

        (2)要求長為8M的黃紙可以做多少朵黃花,用除法計算。

        (3)根據紅花和黃花的數量分別求出各有幾個3朵,比較后確定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如本題中的花是一朵一朵的,所以應該用“去尾”法取近似數。因為黃花只能扎成7束,所以最后確定扎成多少束時,必須以較少的為標準。

        2.有特殊數量關系的連除問題

        出示教材第40頁練習第3題。

        ⑴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所求問題:一臺噴霧器每小時可以噴多少棵?所需條件:3臺噴霧器4小時噴了300棵。

        ⑵問:這題能一步算出最后結果嗎?

        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請學生在小組內談談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方法一:300÷3=100(棵)

        100÷4=25(棵)

        方法二:300÷4=75(棵)

        75÷3=25(棵)

        綜合算式:300÷3÷4 300÷4÷3

        請同學說一說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⑶觀察對比: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11題。

        教師:450g橙子粉能沖多少杯?沖這么多杯需要多少克方糖?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分析過程,并討論處理的結果方法。(為什么這樣處理?)

        小結: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用“進一法”,有時要用“去尾法”。

        2.教材第40頁練習九第4題。學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訂正。

        3.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13題。小組內分析題意,討論算法,然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教師提示:商的小數點向右多點一位,說明商錯了,正確的商就是2.46,是解決這道題的關鍵。下面就可以按除法各部分這間的關系得到結果。被除數÷商=除數

        四、課后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練習九

        方法一:300÷3=100(棵)

        方法二:300÷4=75(棵)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知道小數的運算順序和整數運算順序相同。

        使學生掌握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并能解答有關應用題。

        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并能用其解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舊知遷移新知識的方法來學習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2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習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準備,揭示課題

        [1]復習準備: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⑵ 小結:

        ① 整數連乘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② 整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⑶ 讓學生算出結果并集體訂正。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已學會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題的計算方法,其實,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

        (1)指名學生讀題。

        (2)師: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指名學生回答

        (3)學生嘗試練習。

        學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匯報

        師: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這個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塊磚的面積)

        生: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嗎?(因為占地的是瓷磚的面積,而不是瓷磚的邊長。)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塊磚能夠鋪地的面積。)

        師: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擴展提高

        師: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已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請用字母表示出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師:出示3組算式:下面每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嗎?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師: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你發現了什么?自己計算一下,驗證一下你的結論對不對?

        引導學生比較兩組算式的結果,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板書】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1)自主探究

        師:出示例題:0.25×4.78×4。

        師: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遷移:你能仿照整數乘法中,類似的題目的簡算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嗎?你能說出每一步各應用了哪一條運算定律嗎?

        (2)鞏固練習

        50×0.13×0.2、1.25×0.7×0.8、0.3×2.5×0.4

        學生獨立完成,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難點釋疑

        師:出示題目0.65×201。

        師:你認為此題的關鍵是什么?(把201變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會做嗎?誰來講講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練習

        狐貍賣香蕉:

        賣水果的狐貍波利稱水果時總缺斤短兩,熊貓菲菲打算懲治他一下。這一天菲菲來狐貍波利這兒買香蕉。“香蕉一元錢一斤,您買多少啊?”波利很熱情。“我買一百斤,不過得麻煩您把它們全部剝好,我給您每斤香蕉皮5角錢,每斤香蕉肉5角錢,行嗎? ”狐貍波利想:5 角錢加上 5 角錢,還是每斤一元錢。便爽快地答應了。熊貓菲菲把錢付了,可是狐貍波利盯著自己的錢,總感覺有問題,卻又不知問題出在哪里?同學們,你們能幫波利找出問題出在哪里了嗎?

        提示:假設熊貓菲菲買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 斤,a+b=100(斤),那么應付的錢數為:

        0.5×a+0.5×b

        =0.5×(a+b )

        =0.5×100

        =50(元)

        所以熊貓菲菲少付了50元,讓狐貍吃了虧。

        六層燈塔:一個六層塔,每一層點燈的盞數都是它的上一層的3倍,已知最頂層點了2盞燈,求這座塔共點了多少盞燈?

        [5]小結

        師:你認為在做連乘習題時應注意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今后我們在進行小數四則運算的時候一定要先搞清楚運算順序再計算。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4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堂練習

        “做一做”

        ⑴ 指名學生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⑵ 獨立計算出結果。

        ⑶ 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訂正。

        ⑷ 做乘加題注意什么?

        提示:要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參考答案:72×0.81+10.4 7.06×2.4-5.7

        =58.32+10.4 =16.944-5.725.8

        =68.72 =11.244

        [2]鞏固練習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樣判斷它對不對?

        ① 先看它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② 再看它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⑶ 根據這兩點進行判斷并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⑷ 集體訂正。

        參考答案:50.4×1.95-1.8

        =50.4×0.1

        =5.04

        運算的順序錯誤了,應該先算乘法,再算減法。正確的算式應為:

        50.4×1.95-1.8

        =98.28-1.8

        =96.48

        第二題3.76×0.25+25.8的乘法部分計算錯誤了,應為:

        3.76×0.25+25.8

        =0. 94+25.8

        =26.74

        2.綜合練習:

        看誰算得快。(分組比賽)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參考答案: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118.34×2.3 =15.47-7.8 =16.652+3.93

        =272.182 =7.67 =20.852

        3.用簡便方法計算7. 用簡便方法計算。

        (1)6.4×1.25×12.5

        =8×0.8×1.25×12.5

        =(8×1.25)×(0.8×12.5)

        =10×10

        =100

        (2)15.12-6.82-8.18

        =15.12-(6.82+8.18)

        =15.12-15

        =0.12

        (3)0.76×0.43+0.24×0.43

        =(0.76+0.24)×0.43

        =1×0.43

        =0.43

        (4)5.86×0.4×0.5×0.5:

        =5.86×0.4×(0.5×0.5)

        =5.86×0.4×0.25

        =5.86×(0.4×0.25)

        =5.86×0.1

        =0.586

        課后小結

        師:談一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你覺得這節課表現得怎么樣?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本課主要知識點: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3、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應用到小數乘法中。

        4、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數的連乘、乘加和乘減的計算,知道了小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在計算中我們可以把整數的乘法運算規律運用到小數乘法中,使我們的運算更加簡便。

        板書

        第一章 小數乘法

        第1節 連乘、乘加、乘減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3、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應用到小數乘法中。

        4、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P75~76練習十六第2、7、8、10、1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學生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練習過程,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并根據數量關系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及自覺檢驗的習慣。

        【教學方法】:

        引導回顧,練習講解。合作討論,練習鞏固。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教師: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誰來說一說,你有怎樣的認識?

        指名口答,其余學生補充,教師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進行一些相應的練習來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

        二、指導練習

        1.請你判斷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l)a+24=73 (2)4x<36+17

        (3)72=x +16 (4)x+85

        (5)25÷y=0.6 (6)2x+3y=9

        生:(l)、(3)、(5)、(6)是方程,(2)、(4)不是。

        師:為什么說(1)、(3)、(5)這三個是方程,而且(6)也是方程?

        生:因為它們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6)也是方程,只不過它含有兩個未知數。

        2.我們班學生在作業中有這樣解方程的,你認為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就幫他改正過來。

        x +32=76 x -3.2=6.5

        解:x =76-32解:x -3.2=6.5-3.2

        x =44 x =3.3

        x ÷8=0.4 3x =18

        解:x ÷8×8=0.4×8解:3x -3=18-3

        x =3.2 x =15

        生:第一題正確,第二、四題兩邊沒有同時加或除以相同的數,第三題等號沒有對齊。

        3.你認為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應注意些什么?

        生1:等號對齊。

        生2:兩邊必須要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同時加、減或乘、除以相同的數(O除外)。

        生3:要驗算或口頭驗算,保證解的正確性。

        4.出示教材第75頁練習十六第2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

        教師提示:要先找準題中的數量關系,黃河的長度+835=6299,再列方程解答。

        指名學生口答,集體訂正。

        5.出示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8題。

        (1)引導學生讀題,捕捉題目中的信息:

        ①獵豹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時110 km。

        ②獵豹的速度比大象的`2倍還多30 km。

        (2)教師:數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運用數量關系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以上兩個條件,你會想到哪些數量關系?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匯報。

        (3)請根據歸納的數量關系列方程,并解答。

        學生根據歸納的信息列式,可能列出:2x +30=110,從而求出大象的奔跑速度。

        三、鞏固練習

        1.解下列方程

        4x +13=365 3x +2×7=50 4x +2.1=8.5 48.34-3.2x =4.5

        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拓展練習。

        (1)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檢查訂正,并交流解決疑問。

        (2)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個別輔導。同時注意觀察學生的不同做法,并通過展示作業在全班討論。

        (3)教材第76頁練習十六第11*題。

        引導學生轉化為方程解題,獨立解答,匯報交流。

        分析:這道題其實就是解兩個方程(36-4a)÷8=0和(36-4a)÷8=1。

        解答:(36-4a)÷8=0 a=9(36-4a)÷8=1 a=7

        四、課后小結

        通過練習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作業:食堂買來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板書設計】

        練習十六

        第8題:2x +30=110

        第11*題:(36-4a)÷8=0 a=9

        (36-4a)÷8=1 a=7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第三單元 小數除法

        一、教材內容

        1.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商的近似值。

        3.循環小數。

        4.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5.解決問題。

        和原實驗教材相比,變化有:一是,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例5后增加概括總結法則的活動,出示不完整的計算法則文本。二是,增加循環節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能根據算式特點,合理選擇口算、筆算、估算、簡算等方法靈活計算。

        2.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數的近似值,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進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

        3.使學生初步認識循環小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4.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探索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5.使學生能應用小數除法及其他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編寫特點

        1.結合具體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教學,體現了“基于情境、結合意義、探究獲得”的基本思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教材創設跑步情境,利用長度單位千米、米之間的關系,同時結合小數的意義,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探索“商的小數點”的定位方法;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也是通過米和厘米的轉換以及“商的變化規律”等已有知識,將其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可見,教材呈現了“算法掌握”和“算理理解”兩者不可偏頗的教學取向。同時,教材十分關注算法探究經驗的積累,讓學生逐步體會“將沒有學過的知識轉化為已經學過知識”的思想。

        2.重視計算方法的概括,給出計算法則的結語。

        數學與數學學習都不可能“去結論化”。強調“數學活動”、突出“思維過程”“探究過程”、重視學生的個性化表現,與抽象并概括結論、結語并不矛盾。因此,教材將原來不出結語或通過學生對話形式將計算法則分解呈現的方式,改為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概括算法之后,給出計算法則的結語,如“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要注意什么?”“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求商的近似數的方法”等。因為,適當的結語是掌握算法、指導計算操作所必須的,同時,讓學生在概括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怎樣表達更準確、更完整,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活動、一種學習過程。

        四、具體內容

        (一)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小數除法分兩種情況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一個數除以小數。由于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通過商不變的性質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所以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是小數除法計算的基礎。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安排了3個例題。例1和例2是兩種基本情況:例1是除到被除數的末尾沒有余數,能除盡;例2是除到被除數的末尾還有余數,添0繼續除。 例3是特殊情況:被除數的整數部分不夠除,要先商0。

        1.例1:整數部分夠商1,能除盡。

        重點說明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教材呈現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將千米數轉化為米數,把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轉化成整數除法來做。另一種是一般的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重點放在第二種方法的理解上,著重說明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步驟與整數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決小數點的位置問題。結合數的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這里24表示24個十分之一,除得的結果是6個十分之一,所以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學例1前,可以先復習整數除法,如,224÷4。讓學生明確,每次除的被除數和商是多少個十,或多少個一,為后面理解算理作準備。

        2.例2:除到被除數的末尾還有余數。

        除到被除數的末尾還有余數,要在后面添0繼續除。同樣也是結合數的含義理解。

        學習完例1、例2后,小精靈提示學生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教材這里雖然沒有給出法則,但是因為這是小數除法的基礎,應該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步驟以及要注意的問題,可以總結成: ①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②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末尾添0再繼續除。

        3.例3:特殊情況。

        教學被除數比除數小,整數部分不夠除1,商0,點上小數點再除。事實上,和整數除法相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0,就在那一位寫0,不同的是整數除法最高位上的0不寫,而小數除法如果商的最高位是個位商0,要用0占位。

        教材沒有特別說明驗算的方法,讓學生用已學的知識自己思考如何驗算。

        (二)一個數除以小數

        小數除法教學的重點,關鍵在于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根據除數和被除數小數位數的情況,安排了2個例題。一個是被除數和除法的小數位數相同,一個是被除數比除數的小數位數少。還有被除數比除數的小數位數多的情況安排在練習中。

        1.例4: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和除數小數位數相同。

        (1)突出基本方法是“把除數轉化成整數”。

        (2)用虛線框的圖示呈現了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到原來的100倍,使除數變成整數的過程。之后出示簡便的寫法。

        (3)教學前可先復習商不變性質,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2.例5:被除數的小數位數比除數少。

        (1)用學生提問“被除數的位數不夠怎么辦?”引起思考。

        (2)通過虛線框里的圖示說明在把除數變成整數小數點要向右移動兩位,根據商不變性質,被除數也要右移兩位,而12.6只有一位小數,所以要在末尾用“0”補足。

        (3)至此,小數除法計算的各種情況均已涉及,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導學生對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總結。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提煉和完善。還可以總結成三個步驟:一看:看清除數有幾位小數;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當被除數位數不足時,用“0”補足;三算: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計算。

        (三)商的近似數

        小數除法經常會出現除不盡的情況,或者商的小數位數較多的情況。但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并不總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數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如在計算錢數時,一般只精確到角或分,這樣就涉及到求計算結果的近似數。

        1.例6:取商的近似數。

        (1)體會取商的近似數的必要性。小數除法中取近似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除不盡的時候,一種是除的盡,但是小數位數比較多,根據實際需要不用這么多。為了讓學生體會,教材不再提示用計算器計算,而是在筆算的過程中感受除不盡的時候,根據實際需要取近似數。

        (2)掌握取商的近似數的方法。小精靈給出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在學生熟練后,還可以介紹一種簡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用再繼續除,只要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的商小于5,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求出下一位的商等于或大于5,就在已經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四)循環小數

        1.例7:教學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重復出現的情況。

        為認識循環小數提供感性材料。

        2:例8和循環小數的認識。

        通過計算兩道除法式題,呈現了除不盡時商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從某位起重復出現某個數字;另一種是從某位起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由此引出循環小數的概念并介紹循環節和簡便記法。

        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探究商循環出現的原因。結合學生發現的規律,理解商出現循環的原因,是余數的重復出現。

        3.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組織學生結合具體計算,討論“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由商的兩種情況,介紹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概念。以前學生對小數概念的認識僅限于有限小數。學習了循環小數以后,小數概念的內涵進一步擴展了,循環小數就是一種無限小數。

        (五)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例9。

        教材編排分三個層次:用計算器計算-觀察發現規律-用規律寫商。

        教材給出一組算式,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然后尋找商的規律:都是循環小數;循環節都是被除數的9倍。最后根據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后面算式的商。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六)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中不出有特殊數量關系的連除問題(“雙歸一”)的類型,數量關系在前面已學,直接在練習中應用。

        1.例10: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前面介紹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數,但實際應用中還會用到其他的方法。比如進一法和去尾法。教材安排了例10,強調“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安排了兩道小題,分別教學:在解決問題時,需要根據實際用“進一法”(第1小題)和“去尾法”(第2小題)取商的近似值。兩題算出的.結果都是小數,由于要求的瓶子數和禮品盒數都必須是整數,因此都要取計算結果的近似值。

        教學中讓學生明確:在取近似值時,不能機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舍”還是“入”。

        (七)整理和復習

        教材給出整理的線索,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

        第1題,回顧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溝通小數乘除法與整數乘除法的聯系,突出轉化的思想。

        第2題,開放性、綜合性較強,而且聯系實際,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建議

        1. 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本單元內容與舊知識聯系十分緊密。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是以整數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上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以及小數點位置移動規律等知識為基礎來說明的。小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除的步驟和整數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數點的處理問題。因此,要注意復習和運用整數除法的有關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同小數乘法一樣,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及時歸納、總結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

        2.要注意突出重點,攻破難點。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要注意講明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小數除以小數,要重點說明除數怎樣轉化為整數。講清了一般的計算原理,注意克服難點:小數點的處理問題。學生在計算中經常出現只去掉除數的小數點,而不把被除數的小數點相應地向右移動,或者把小數點的位置移錯,使商的小數點常常處理錯。為了幫助學生攻破難點,可適當安排有針對性的單項練習。

        如學完小數除法后,學生計算“0.63÷0.6”的正確率較低,錯誤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商的小數點位置不對(如圖1)。例題中沒有單獨安排“被除數比除數小數位數多”的類型,只是在“做一做”中以練習形式出現,而且將被除數、除數的位數多少的三種情況安排在一節課中對一些學生來說掌握起來可能有困難。第二,商中間的0漏掉(如圖2)。商中間有0的除法僅在三年級“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出現過,而四年級“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受到計算步數的制約,避免計算的繁雜,沒有將“除數是兩位、商是三位”作為教學要求,因此,商中間有0的除法基礎是薄弱的。基于這兩個原因,教學中,一方面需要關注要點,重視“除數位數與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不同”這一除法類型;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鋪墊與練習,以彌補薄弱,突破難點。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教材第110~111的練習二十四。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整理、學習、探索和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兩端不種、一端種一端不種和封閉圖形四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能舉一些生活中植樹問題的例子并解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養成應用數學的意識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根據間隔數和棵樹求全長的問題

        重點:能熟練解決三種基本問題的植樹問題

        學習過程:

        課前復習:

        回憶所學的植樹問題的三種不同情況的數量之間的關系。

        一、知識網絡

        1、不封閉路線植樹問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如果在植樹的兩端都植樹:

        棵樹=總距離÷間隔長+1; 總距離=間隔長×(棵樹—1); 間隔長=總距離÷(棵樹—1)。

        (2)如果植樹路線的一端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

        棵樹=總距離÷間隔長; 總距離=間隔長×棵樹; 間隔長=總距離÷棵樹。

        (3)如果植樹路線的兩端都不要植樹:

        棵樹=總距離÷間隔長—1; 總距離=間隔長×(棵樹+1); 間隔長=總距離÷(棵樹+1)。

        2、封閉路線的植樹問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

        棵樹=總距離÷間隔長; 總距離=間隔長×棵樹; 間隔長=總距離÷棵樹。

        二、課堂達標

        1、學校有一條長60米的.走道,計劃在道路旁栽樹。每隔3米栽一棵。

        (1)如果兩端都各栽一棵樹,那么共需______棵樹苗;

        (2)如果兩端都不栽樹,那么共需______棵樹苗;

        (3)如果只有一端栽樹,那么共需______棵樹苗;

        2、先選擇所屬類型,再列式解答。

        (1)小學生廣播操隊列中,其中一列縱隊26米,相鄰兩個學生之間的距離是2米。這列縱隊一共有幾個學生?屬于(  )

        ①兩端種  ②一端種  ③兩端不種

        (2)為迎接六一兒童節,學校準備在教學樓前60米的道路兩旁擺放鮮花(靠墻一端不放),相鄰兩盆花之間的距離3米。一共需要幾盆花?屬于(  )

        ①兩端種  ②一端種  ③兩端不種

        3、兩根欄桿之間,每隔5米放一個廣告牌,一共放了19個。這兩根欄桿之間相距多少米?

        三、知識拓展

        1、小明要到高層建筑 第12層,他走到第4層用了60秒,照這樣計算,他還需要走多少秒才能到達第12層樓。

        2.教材第111頁練習二十四第13題。

        (1)出示題目。

        (2)提問:從題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這跟前一個練習題有什么不同,你又要如何計算?

        (3)學生討論后交流,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四第9題。組織學生讀題并歸納有效信息,討論這道題屬于植樹問題的哪種情況,并列式算出答案。

        4.教材第111頁練習二十四第14*、15*題。

        (1)出示題目。引導觀察,理解題意。

        (2)學生先獨立解題,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組織匯報交流。

        5.第11題,讀題理解題意,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提醒學生,一張桌子坐6人,分開的兩張舟子可以坐12人,如果兩張桌子并在一起接頭處不能坐人,所以只能坐10人,以后沒病一張桌子都只能增加4人,照這樣,10張桌子可以坐6+4×9人,而38人要并(38—6)÷4+11,即9張桌子。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布置作業: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練習,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2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3 考點分析:

        利用整數的乘法原理解決小數乘小數的算法,讓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理解小數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計算小數的乘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小數,我們根據原則能不能計算一下下面的題目。

        1、復習舊知:

        師:根據15 × 12 = 180 ,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師:

        那么大家知道: 1.5x1.2=?

        2、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下圖中是一個課桌,我們能看圖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①從圖中,你能獲取那些數學信息?

        ②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③下面我們就來解決課桌的面積有多大?

        你會列式計算小課桌的面積嗎?

        生:

        ①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課桌的長和寬。

        ②提問:怎樣求課桌的面積呢?

        2探究新知

       一、問題解決(1)

        1、多媒體展示計算流程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前面的第一個問題?

        學生:觀看課件解題過程

        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教師要合適的進行講解,讓同學們看清小數乘小數的解題過程。

        2、問題解析:

        二、問題解決(2)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前面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舉手發言

        通過上一個例題的講解,學生們能夠更加踴躍的舉手回答問題,在競爭學習中,學生會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二、實際問題(例1)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來看看小數的乘法究竟如何計算?

        計算:1.3x1.2

        生:

        學生分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思考,看誰能最快找出解題思路。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 13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2為小數,所以積有2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2位。

        三、實際問題(例2)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計算:0.14x1.2

        生:學生分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計算,看哪個小組計算得又對又快。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 14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3位小數,所以積有3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四、實際問題(例3)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計算:1.1x0.12

        生:每位同學都看是進行計算,看那位同學計算的又快又準。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 11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3位小數,所以積有3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3鞏固提高

        1、師:現在請大家看屏幕上面的`這幾道題,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課件出示題目)

        師:要找出正確的題目,主要是找對小數點的位置。

        生:學生互相探討交流,完成整個題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 正確

        0.37×0.94=3.478錯誤,應該是0.3478

        41.2×9.2=3790.4錯誤,應該是379.04

        0.78×6.1=47.58 錯誤,應該是4.758

        2、師:接下來,再看一個題目,這次要分組進行,看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課件出示題目)

        題目:小明每小時能走12.5千米,從教室去圖書館用了1.5小時,教師距離圖書館多少千米?

        ①各小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組在競爭中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答案:12.5x1.5

        ②現在各小組開始豎式計算,看哪個組計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 125x15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2位小數,所以積有2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3、師: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這一個題目,這次要自己獨立完成。

        題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 75x25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4位小數,所以積有4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4位。

        4方法總結

        小數乘法計算方法:

        1、先計算整數乘法

        2、數出因數的小數位數

        3、移動小數點

        5作業布置

        1、計算下列小數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長方形的長為30px,寬為45px,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為:1.2x1.8

        答:長方形面積為54px?.

        課后小結

        今天這堂課大家運用知識間的聯系,探索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生活中有許多小數乘法的問題,希望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這節課主要為了讓同學們掌握小數與小數乘法的計算,在教學中涉及了學生互動,分組學習等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尋找知識、體會知識。并在授課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過程和原理。

        板書

        第2節 小數乘小數

        小數乘法計算方法:

        1、先計算整數乘法

        2、數出因數的小數位數

        3、移動小數點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會歸納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養成良好的計算、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你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說出為什么?

        (復習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為下面學習驗算做好準備)

        3、列豎式計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漸變難

        二、探究新知

        1、在評價學生的計算結果中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解題,你能說出小數除以整數是怎么除的嗎?

        學情預設:學生有的會把步驟在說一遍,有的會講出前面“被除數的整數部分不夠除”和“除到被除數的小數末尾還有余數”兩種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教師一一給與肯定。

        師:做小數除以整數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組討論并歸納

        學情預設:生根據小數乘法經驗說出轉化乘整數除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哪一位不夠商1就商0,然后繼續除。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然有余數,要添0后再除。

        課件出示補充。

        2、在暴露計算錯誤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驗算。

        (1)師:為了保證我們的計算正確,怎么辦?——驗算

        驗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怎樣驗算黑板上面的小數除法呢?

        學情預設:生根據整數除法經驗能說出用乘法驗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數除以商等。

        師:四人小組,一人選一道進行驗算,算完在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門診臺

        課件出示。

        小結:用估算能知道計算有沒有錯;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證計算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馬虎也做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看看他做對了嗎?如果不對應該怎么訂正?

        37。8÷6=63 7。4÷5=1。4……4

        2、計算并驗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書第20頁:7、8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22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29

      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2-28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13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1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21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1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門】12-19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12-20

      【推薦】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品二区三| 香港特级三A毛片免费观看|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无码| 天堂www在线中文| 四虎影视www在线播放| 中年国产丰满熟女乱子正在播放 | 色一伊人区二区亚洲最大|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东方四虎在线观看av|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中国老太婆video|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2019香蕉在线观看直播视频| 午夜福利宅福利国产精品|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一区| 18禁成人免费无码网站|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国产三级|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禁| 亚洲综合成人av在线| 幻女free性俄罗斯毛片| 亚洲 欧美 唯美 国产 伦 综合| 成人国产亚洲精品天堂av| 亚洲天堂激情av在线|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网站| 大尺度国产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高在线精品亚洲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