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dhfrq"></del>

    1. <tr id="dhfrq"></tr>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线天粉嫩av,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成人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七年級地理教案>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時間:2025-02-10 07:42:39 七年級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8篇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的第二節。通過前三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從宏觀的角度,對世界有所了解。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礎上,認識有關世界“人”的特點,為下學期學習世界分區地理奠定基礎。

        課標的要求是:1、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2、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

        由此可以看出,本課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的空間思維感還不是很強,通過第一章的學習,只是初步學會了看圖的基本方法,還不太熟練,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沒學會;二、三章的學習是對學生讀圖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學習第四章時,本學期已接近尾聲,學生應比較熟練的掌握讀圖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本節課的任務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對于這一任務學生是可以比較輕松完成的。

        三、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①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區;

        ②說出世界三大宗教極其分布地區。

        ③舉例說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

        ④通過讀圖分析,培養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收集資料、運用圖表、分析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尊重其他語言。2、使學生正確對待宗教信仰的差別,樹立無神論的觀念。

        教學重點:①世界上使用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國家和地區;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區。

        教學難點:形成世界主要語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以學生活動為主,培養學生讀圖、析圖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我們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為了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的有關知識。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新課。

        新授:

        一、世界的語言

        教師啟發: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語言?除了我們使用的語言外,你能說出世界上還有其他什么語言嗎?

        學生活動:自由發言列舉出知道的語言。

        設計意圖: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73第1自然段,P74圖4.12“不同的語言文字”和閱讀材料“世界語言知多少”。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①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

        ②哪6種語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③哪種語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④哪種語言是世界上使用較廣的語言,也是國際上通用的語言?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就上述問題以及他們所知道的其他語言,自由發言,相互交流。使學生拓寬和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了解。

        過渡:這些語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請在圖上找到。

        活動二:

        學生分組讀“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圖,完成課后活動題表格。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師:前面我們了解了世界六種主要語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語言的人們的宗教信仰有何差異呢?下面我們學習世界三大宗教。

        活動一: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宗教的各種資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關知識。

        教師通過課件提供有關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補充。

        教師: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它對人們的生活以及許多國家的歷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響。我們對信徒們都應該十分尊重。你能說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嗎?你信仰宗教嗎?你周圍有信仰宗教的人嗎?

        學生看資料后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了解宗教的產生、影響及區別,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活動二:組織學生讀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圖找到其分布地區。

        小結:宗教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民俗、經濟、哲理等諸多要素。所以,宗教發展到今天,不能簡單地視為迷信,而應該看成是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對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視反對,而應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護宗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宗教信仰。

        結束:讓學生總結學習的主要內容,并談談感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始至終做課堂的主人。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的含義,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能用事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天氣的含義;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夠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難點:

        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景

        教師活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關心天氣的變化狀況,也經常用到反映天氣或者反映天氣變化的`術語。那么,請大家思考:

        1、你見過那些天氣的現象?

        2、知道哪些反映天氣狀況的術語?

        3、這些天氣現象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樣的關系?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自由回答。

        二、理解天氣的含義及其特點

        1、請學生看這窗外,用自己的語言將此時的天氣狀況描述出來。(板書:一、天氣及其影響——理解天氣的含義及其特點)

        2、講述:除了我們剛才描述的教室外的天氣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經常從電視、廣播、網絡、旅游中看到或聽到其他地方的天氣狀況。

        (1)、請一位同學將頭一天聽到的天氣預報中的成都、北京、上海、廣州的天氣向全班同學做一個預報。(學生活動:預報四地昨天的天氣)第一節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2)、其他同學做好記錄,并思考:他是從那些方面描述天氣狀況的?(學生活動:是從陰晴、風雨、冷熱、濕度等方面描述的。)

        (3)、從我們剛才對天氣的描述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天氣發生的時間長短怎么樣?(學生活動:時間短)

        (4)、在同一時間,成都、北京、上海、廣州的天氣狀況是否相同?從中你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學生活動:不相同。得出結論,同一時刻,不同地點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3、引導學生回想昨天的天氣是什么樣的,看看今天的天氣是什么樣,猜猜明天的天氣又會是什么樣。從中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學生活動:自由發言,得出結論:同一地點,不同時刻的天氣不同。)

        4、講述:由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認識到:天氣到多變的。(學生活動:明確天氣是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的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是多變.)

        三、天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1、引導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討厭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板書:天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2、請幾位同學上臺分角色扮演不同職業人員對天氣的感受。(學生活動:幾位同學上臺扮演,其他同學作評)

        3、講述:由此可見,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不同職業人員的生產和生活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請大家結合課本活動題總結一下:天氣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會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從實際出發,舉例說出天氣從哪些方面影響我們的生產和生活。(1)天氣與交通。(2)天氣與農業。(3)天氣與戰爭。(4)天氣與日常生活。)

        4、引導學生結合這項活動,結這項活動擬定一個名稱。寫一篇小短文,或以此為素材畫一副畫。

        四、課堂活動:

        地理填充圖完成。

        五、板書設計

        板書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天氣及其影響

        1、理解天氣的含義及其特點

        2、天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影響

        3、閱讀天氣預報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3

        一﹑自學質疑

        讓學生閱讀課本第一部分:國土遼闊,完成以下問題:

        1、在亞歐大陸的北部,有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這就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俄羅斯。俄羅斯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地形比較平坦,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2、找出俄羅斯的陸上鄰國: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

        二、交流展示

        1、讀圖7.45,找出俄羅斯的緯度范圍和經度范圍,并找出俄羅斯周圍的大洋有哪些?

        答:緯度范圍:50°N—70°N;經度范圍:20°E—180°E。

        周圍的海洋:北臨北冰洋、西鄰大西洋、東臨太平洋。

        2、再讀圖7.45“俄羅斯的地形圖”,完成以下幾個小題:

        (1)找出俄羅斯地勢傾向及主要地形區。

        答:俄羅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地勢走向,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里?

        答: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全長3600km,是俄羅斯最長的內流河,注入里海。阿穆河即黑龍__,注入太平洋。

        3、讀圖7.46“俄羅斯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完成以下問題:

        (1)看等溫線分布圖,分析俄羅斯氣溫有什么變化規律?

        (2)看降水分布情況,你又能總結出俄羅斯的降水有什么規律?

        (3)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哪一帶?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

        (4)描述雅庫茨克的氣候特征。

        三、互動探究

        根據以下材料,聯系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xx年8月13日,俄羅斯海軍的中堅艦艇“庫爾斯克”號多功能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事沉沒,全世界為之震驚,一年后的9月,俄羅斯開始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打撈工作。

        材料二:亞歐分界的趣聞

        第一個以烏拉爾山脈來劃分歐洲和亞洲的是俄國彼得大帝時期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瓦里塔季謝夫。烏拉爾山脈,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薩克斯坦草原,海拔20xx米左右,是歐亞大陸上縱貫20xx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標。塔季謝夫對烏拉爾山脈進行了長期的考察,發現烏拉爾山脈東西兩個地區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區別。考察發現,發源于烏拉爾山脈的河流往兩個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馬河,另一面流向東方,注入鄂畢河,而且向西面和東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群和動物群有著極其明顯的區別,在西面河流域里的魚,體呈紅色,如娃魚、茴魚。在東面河流中雖然他們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樣,如折樂魚、聶利瑪魚,但魚體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據烏拉爾山脈的位置和特點以及它的東西兩部分地區所在的各種不同特點,塔季謝夫提出,將烏拉爾山脈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是比較合適的。他的這個看法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1)俄羅斯東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洲相望。俄羅斯有14個陸上鄰國,其中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的內陸國,中國 是面積的鄰國。

        (2)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有3/4位于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部分,但俄羅斯傳統上是個歐洲國家。請說明其原因。

        答: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核心部分均在歐洲,全國的工業和城市也多集中在歐洲。

        (3)俄羅斯的地形以葉尼塞河為界,以東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以西的地形以平原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它們以烏拉爾山脈為界。

        四、精講點撥

        1、俄羅斯由于緯度較高,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又由于東西距離長,出現了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歐平原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比較溫和。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時間很長,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

        2、地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北部地區為寒帶氣候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4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課內容提問:

        1.地球的形狀是什么?

        2.怎樣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儀?

        4.地球儀與地球的區別。

        導入新課:通過地球儀我們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狀況。上并拿出教具──地球儀。

        提問:大家看看你們做的地球儀與老師的地球儀除了大小外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處:地軸、南極、北極。不同之處:大家有沒有發現老師的地球儀上面有很多點和線?這些線就是緯線和經線,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地球儀上的一個重要的圖示──緯線和經線。

        板書:一、緯線和經線

        活動:請同學們概括什么是緯線。

        學生概括,補充說明: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

        活動:1.分別請幾位同學上臺用準備好的細繩在地球儀上標示出幾條緯線;

        提問: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緯線有什么特點?(提示:緯線的形狀、長度的變化規律、指示方向等)

        學生思考并回答。

        板書:1.緯線

        (1)定義: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

        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

        ③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緯線)

        請同學們畫出最大的緯線──赤道,并觀察所畫的緯線是否符合以上特點。

        過渡:大家按照剛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經線,經線有什么特點,經線和緯線有什么不同?

        活動:1.分別請同學上來用細繩標示出兩條經線;

        2.學生與教師共同歸納: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叫做經線。

        引導:與緯線相比,經線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

        板書:2.經線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

        ②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

        ③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緯線、經線的定義及他們的特點后,請問同學們地球儀上可以畫出多少條經緯線(無數條),為了區別這些經緯線,我們給他們確定了不同的度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緯度和經度。

        板書:二、緯度和經度

        我們先來了解緯度。

        引導:首先我們要找到一條0°緯線,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那么0°緯線在哪里,它經常被人們叫做什么名字?

        學生觀察課本第8頁,圖F、G并回答。

        師生共同歸納:0°緯線就是我們早已認識的赤道。

        活動:展示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紀念碑的圖片。

        學生活動:讓學生上臺在地球儀上查找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并在標示出基多市。

        提問:緯度是從0°緯線開始的,其度數變化有什么規律?最大的緯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學生觀察地球儀或課本第8頁,圖F、G并回答。

        小結:緯度是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增的。最大的緯度是90°,它們在北極和南極。

        承轉:細心的同學會發現緯度沿赤道呈兩邊對稱,那么怎樣區分兩條度數相同的緯線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小結:我們把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rth”的開頭字母;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做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uth”的開頭字母。

        學生活動:讓兩位學生上臺,一位學生任意指示一條緯線,請另一位在地球儀上找出緯線。

        引導提問:如果我們要選擇一條緯線把地球平均分為兩個半球,選擇哪條緯線作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最為合適?為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和科學家們的想法完全一致。我們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學生活動:手拿若干標有緯度的卡片,每組兩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同學們根據卡片上注明的緯度,按規律站成一排(可自標明赤道的那張卡片,協助同學一起完成這個活動),站好后,每位排隊的同學說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稱。

        板書:1.緯度

        (l)0°緯線──赤道

        (2)緯度的變化規律;范圍:0°~90°

        (3)南北半球的劃分。

        引導:按照我們學習緯度的方法,首先我們找到0°經線,同學們找找看0°經線在哪里?

        講述: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那條經線為0°經線,又叫做本初子午線。(展示有關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圖片)

        學生活動:讓兩位學生上臺標出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大概位置(注意緯度就可以了),然后通過這個地方畫出0°經線(本初子午線)。

        講授:0°經線確定了,那么,按規定0°經線以東稱為東經,用字母“E”來表示,是英文東方“East”的開頭字母;0°經線以西稱為西經,用字母“W”來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開頭字母。我們看看它的范圍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慮東西經,我可以沿地軸繞一圈,也就是說范圍是0°~360°,但是由于我們分了東西經,所以經度的范圍應該是0°~180°,經度的變化規律就是從0°經線向西和向東到180°經線經度逐漸增大。

        學生活動:在地球儀上找出東經30°、西經30°、西經150°、東經150°這幾條經線;

        引導:看看在你們找出的東經30°和西經150°、西經30°和東經150°這兩組經線都有什么特點?它們是不是分別構成了經線圈?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找出與之相對應的一條經線和其構成一個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分為兩個均等的`半球,同學們想想看哪條經線圈最適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學生討論并回答)

        引導學生歸納:以西經20°和東經160°這兩條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因為這個經線圈大部分通過的是海洋,這樣就避免了把非洲、歐洲等一些國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給帶來的不便。

        提問:1.北緯一定在北半球,南緯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確?

        2.東經一定在東半球,西經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確?

        (學生回答)

        板書:2.經度

        (1)0°經線──本初子午線;

        (2)經線的范圍(0°到180°),經度的變化規律;

        (3)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東經160°所構成的經線圈。

        鞏固總結此課。

        布置作業:做下面練習:

        1.關于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緯線長度都相等

        C.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赤道是 ( )

        A.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C.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 )

        A.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7.關于地球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經線未必位于東半球

        C.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8.關于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最大的經度是360° D.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板書設計:

        一、緯線和經線

        1.緯線

        (1)定義: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

        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

        ③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緯線)

        2.經線

        (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與赤道垂直)

        ②每條經線都是半個圓

        ③經線的長度全部相等

        二、緯度和經度

        1.緯度

        (l)0°緯線──赤道

        (2)緯度的變化規律;范圍:0°~90°

        (3)南北半球的劃分。

        2.經度

        (1)0°經線──本初子午線;

        (2)經線的范圍(0°到180°),經度的變化規律;

        (3)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東經160°所構成的經線圈。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5

        一、教學目標

        共同完成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各類基礎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學習潛能,增加對世界各地地理知識的認識,讓學生們養成互助、合作、共同進步的良好精神狀態。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認識大洲

        本章主要內容是了解亞洲、歐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的地理位置,學習并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人口等知識。本章的重點內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難點是比較七大洲的氣候以及影響七大洲氣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區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并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及南北兩極的有關的地理知識。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資源、人文、經濟等。本章的`重點內容是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的地形與氣候,以及南北兩極的地理概況。難點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差異對農業的影響。

        第三章走近國家

        本章主要是學習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國家,如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資源氣候、經濟文化等。本章的重點是掌握以上各國的地形特點和典型的氣候特點,掌握各國重要的自然資源。難點是美國的農業帶的分布。

        三、重點、難點:

        1、初步學會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2、初步學會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能簡單分析人—地內在關系;

        3、初步學會國家和地區的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理清知識結構和教學思路,把握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制作教學道具等,創設教學情境,設置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2、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理性認識。同時做到教學過程中做到穿插回憶前面所學知識,增強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的繼續學習作好鋪墊。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設施,多方位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

        五、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課時安排周次

        第六章第一節自然環境21

        第二節人文環境22

        第七章第一節日本23

        第二節東南亞34-5

        第三節印度36

        第四節俄羅斯37-8

        第八章第一節中東28-9

        第二節歐洲西部29-10

        期中考試11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節澳大利亞213

        第九章第一節美國314-15

        第二節巴西215-16

        第十章極地地區217

        期末復習418-19

        期末考試20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6

        教學目標:

        (一)在圖8-39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領士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結合美國國旗圖案設計上的變化,利用不同時期的美國地圖,探討美國領土的擴張情況。

        (三)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美國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突出自然災害。

        (四)運用地圖和資料,比較美國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基本特點。

        (五)舉例說明美國在工業化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并作簡單分析。

        (六)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人口和種族方面的基本概況以及華人與華僑對該國科技與文化發展的貢獻。

        (七)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主要城市及交通運輸特點。

        教學建議

        新課導人:

        出示圖“美洲”圖,取一面美國國旗,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并請回答正確的'學生將星條旗貼到地圖上美國范圍內。

        “領土組成”部分

        1.出示國旗并簡單介紹墾區和條紋區的含義。

        2.讀圖3-31,觀察美國所臨海洋和鄰國,注意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跨北寒帶、熱帶、大洋洲等)。觀察本上的慶要山脈、河流、“平原、湖泊等。

        3.介紹首都華盛頓和哥倫比亞特區。

        “高度發達的經濟”

        經濟概況部分:

        農業大國部分:

        1.指導學生閱讀圖3-33,分組討論:a.農業地區專門化與美國農業;b.農業生產專門化與美國農業。

        2.歸納學生觀點,指導:農業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水、土、光、熱等),有效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3.小結;美國的農業模式使之成為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4.設問:美國是世界糧食出口國,為什么還要進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農產品?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生產地在熱帶;b.美國本土在北溫帶,缺乏大面積的熱帶地區。

        6.小結:美國盡管糧食產量多,是世界農業大國,但由于緯度位置的原因,還需要大量進口生長在熱帶地區的農業產品。

        工業大國部分:

        1.介紹美國工業經濟特點:一方面是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制與開發居世界地位。這說明美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的國家。教師在介紹時可列舉美國各工業部門的產量及世界排名情況,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2,介紹美國“夕陽工業”與新興工業的競爭狀態,可出示一些數據或產值對比,讓學生從數字上領悟到:傳統工業逐漸衰落,新興工業蓬勃興起。

        3.引導學生提升到理論認識層面:能源、資源密集型的傳統工業與技術知識密集型的新興工業的劣勢和優勢。

        4.可安排學生對就近的科技工業園進行參觀訪問。

        生態、環保問題部分:

        本部分實際上是將教材編排稍作組合,分兩大方面探討美國的生態環保問題:一是美國農業開發使“黑色風暴”多次發生。二是經過不斷的治理,現在美國的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已不太嚴重。

        人口部分:

        人口構成和人口分布。人口構成主要有歐洲白人后裔、亞洲移民后裔、黑人和印第安人;

        城市部分:

        1.在圖8-48上找出美國的重要城市,確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個主要城市的資料,收集課外資料并補充休斯敦的有關資料。

        3.課堂小活動:請你當導游員,向游客(同學)介紹美國的8個主要城市。看哪位導游員講解得最詳細準確,掌握的資料最多。

        4.評出導游。

        課后活動:

        收集資料,了解華人與華僑對美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也可舉辦小型的相關人物及事跡介紹會,如李政道、楊振寧的事跡介紹等。

        小結: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環境遭到破壞是很難恢復的,我們應當有正確的資源觀和環境觀。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運用地圖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據地形和氣候特點,分析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據地圖和資料聯系巴西自然條件討論該國如何開發

        利用和保護熱帶雨林

        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資料,讓學生討論、比較

        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點

        重點:亞馬孫平原和亞馬孫河流

        難點:巴西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學生運用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巴西的位置

        導入新課:出示七年級上冊的“面積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請學生運用地圖回答:a各個國家分別位于那個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積居第一位的是哪個國家?從而導入新課。

        播放亞馬孫河的錄象材料。

        1、亞馬孫河

        在圖8-51上找到亞馬孫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將亞馬孫河的流量、長度流域面積與其他三條大河比較,得出結論: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討論:亞馬孫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結:發源于安第斯山脈,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亞馬孫平原和熱帶雨林氣候區

        在8-51圖上找到亞馬孫平原并觀察他的范圍,說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圖說出他的范圍,在組內交流。

        小結:亞馬孫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東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積的平原。

        讀8-51圖分析亞馬孫平原的緯度位置,思考:該地的氣候類型是什么氣候?此中氣候條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結:亞馬孫平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的熱帶雨林。這里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討論: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有哪些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

        閱讀材料“地球之肺”

        說明:熱帶雨林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

        過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還有什么類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導學生觀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圍,并與亞馬孫平原比較。

        ②從緯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氣候特點

        ③小結巴西高原的地形構成:約1/3的亞馬孫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構成了巴西

        小結:由亞馬孫河沖積而成的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構成的巴西,它的面積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的國家。

        課堂活動:

        (1)、世界上面積大于巴西的國家有那些?

        (2)、填表比較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8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三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每班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8、每次單元檢測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9、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課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周:亞洲的位置和范圍2課時

        第二周:亞洲的自然環境2課時

        第三周:單元檢測2課時

        第四周:日本2課時

        第五周:一次月考2課時

        第六周:東南亞2課時

        第七周:印度2課時

        第八周:俄羅斯2課時

        第九周:單元檢測2課時

        第十周:期中考試2課時

        第十一周:中東2課時

        第十二周:歐洲西部2課時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課時

        第十四周:澳大利亞2課時

        第十五周:美國2課時

        第十六周:巴西2課時

        第十七周:極地地區2課時

        第十八周:復習(一)2課時的過程,初步地認識了地球儀。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地球儀的一個重要圖示--緯線和經線。

      【中圖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教案12-19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2-07

      高一地理中圖版教案10-19

      【經典】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7-15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2-02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優)07-17

      (優選)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7-16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優選)07-16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集合)07-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免费AV | 成年女人喷潮免费视频| 国产人妻大战黑人第1集| 一个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高潮少妇视频免费| 农村肥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释放自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亚洲第一精品一二三区| 高清性欧美暴力猛交|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日韩|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红杏|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 亚洲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色哟哟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社区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北岛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亚洲成亚洲成网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另类 丝袜综合网|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大片中文字幕| 东京热无码国产精品| 日日噜久久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首页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专区|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粉嫩| 亚洲国产良家在线观看|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亚洲人妻系列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