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dhfrq"></del>

    1. <tr id="dhfrq"></tr>
      成人午夜激情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线天粉嫩av,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成人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2022-08-22 21:55:5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匯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匯編5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第2 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 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2、能力目標: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的分布。

        3、教育目標:通過對旅游資源的學習,可以擴展學生嚴結合增加旅游地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的分布

        教學難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 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同學說說歐洲的地理位置和輪廓、地形。(學生回憶,并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歐洲西部的各個國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簡單易記,但是歐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還在于歐洲西部的經濟和旅游業。

        學生活動:幻燈演示歐洲的特產和風景讓學生說說。

        三、教授新課:

        板書: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φ諘54頁圖簡 單介紹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1、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仍 居各大洲首位。

        (指導學生讀統計圖。)

        2、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

        3、農業不占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 業結合較好。

        (簡單介紹,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有發達的農牧業

        利用書55頁閱讀材料了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

        瑞士——鐘表

        瑞典—— 造船、汽車、機 器制造業

        丹麥——畜產品“歐洲的牧場 和食品庫”

        挪威——水產品

        荷蘭——鮮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書 二、繁榮的旅游業

        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繁榮的地區簡單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資源或旅游景點(通過幻燈讓學生欣賞)

        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午夜的太 陽

        瑞士——“世界公園”的稱號、冰雪皚皚的山峰、世界表都伯爾尼

        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國——田園風光、“藝術之都”巴黎、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羅馬、龐貝古城、狂歡節

        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

        小結:

        總 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

        目標檢測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可以通過大量的材料指導學生自學。在 今后的講述中,可以讓學 生自己講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ㄒ唬┙柚貓D,說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領土組成特點(跨東西半球、亞歐兩洲)和首都(莫斯科)。

       。ǘ└鶕貓D和資料,歸納俄羅斯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和各地區氣候差異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ㄈ┻\用統計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說明該國開發西伯利亞的情況。

       。ㄋ模┦占Y料,說明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共分6個小標題!懊娣e最大的國家”、“平原廣大”、“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豐富的資源”、“改革中的經濟”、“西伯利亞的開發”,分別介紹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積、地形特點、氣候特點、資源特點、經濟特點和區域開發方面的情況。

        本節教材第一個標題為國家概況的介紹;第二、三、四個標題內容分別敘述和說明俄羅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個重要方面:“平原廣大”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為理解俄羅斯農產品和主要農業區分布提供了條件,“豐富的資源”為理解俄羅斯的經濟特點和開發西伯利亞作了說明;第五、六個標題內容闡述俄羅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從中了解俄羅斯的工業、農業城市、港口分布特點及亞洲西伯利亞的開發情況。本節教材的編排結構是:

        本節教材圖表系統提供3幅地圖:①圖3-22,說明俄羅斯周圍海洋,亞洲與歐洲部分比較,地形區分布及特點,河流與城市。②圖3-24,說明俄羅斯地勢地形與河流分布的關系,“東高西低、平原廣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圖3-26,說明俄羅斯主要礦種及產地,特別是石油、黃金、煤、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豐富,本圖淡化了礦產地的識記,強調礦產種類及其與工業基地分布的關系。

        2幅景觀圖:一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為貝加爾湖及湖畔的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2張統計表:①上揚斯克和莫斯科氣候資料分別表明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受北極地區寒冷氣流影響,是北半球的寒極之一,降水較少;而西部東歐平原受大西洋影響,氣候較溫涼,降水較均勻,是溫和的大陸性氣候。②俄羅斯亞洲與歐洲部分地區差異對比則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掌握其差異性,也暗示了開發西伯利亞的必要性。補充閱讀材料提供了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為學生收集此方面的資料作了示例。

        本節教材還說明了俄羅斯幾個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②俄羅斯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國家;③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教學重難點]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經濟特點

        [教學方法]

        讀圖法、討論法、談話法、自學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具準備]

        掛圖:俄羅斯地形圖

        教學提綱(板書)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位置: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半球

        2、面積:1708萬平方千米

        二、平原廣大

        地勢東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溫涼的氣候

        大陸性氣候明顯,東、西部差異大

        四、豐富的資源

        1.淡水資源(貝加爾湖)

        2.森林資源(亞寒帶針葉林)

        3.礦產資源(石油、黃金、有色金屬)

        五、改革中的經濟

        1.工業

        工業區:歐洲部分、烏拉爾地區、西伯利亞地區

        工業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亞

        2.農業

        農業區分布于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亞的開發

        [教學過程]

        新課導人:

        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中引出俄羅斯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提問: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面積究竟有多大?

        2、展示“俄羅斯地形圖”,指出亞、歐兩洲的洲界線,得出結論: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

        3、引導學生回憶東、西半球分界線(160°E),并和學生一起找出東經160,得出俄羅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東西半球。

       。ㄟ^渡)接下來,我們一起熟悉俄羅斯的海陸位置特征

        4、讀圖3-22,完成活動1、2題及P77活動2

        5、一學生朗讀P77材料,了解俄羅斯的民族、語言、宗教

        二、平原廣大

        1.讀圖3-22,完成活動第3題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區的大致分界線:⑤烏拉爾山、烏拉爾河,⑥葉尼塞河,⑦勒拿河。

        3.葉尼塞河以西均為平原,以東為高原山地,平原面積占俄羅斯領土的70%。歸納得出地形特點:平原廣大。

        4.讀圖3-24,引導學生歸納俄羅斯的地勢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勢特點:東高西低。

        5、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伏爾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歐洲的地位

        三、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1、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3俄羅斯氣候分布圖,思考:俄羅斯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哪種?還有哪些氣候類型?引出氣候類型的學習

        2、學生閱讀教材思考:俄羅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有什么特征?

        3、小結:由于俄羅斯疆域遼闊,東西跨經度廣,所以氣候的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同時也使東西部氣候存在較大的差異。

        4、引導學生分析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資料,歸納二地的氣候特征差異,并設問:同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什么上揚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氣溫比莫斯科的低?

       。ㄟ^渡)俄羅斯是世界上資源最為豐富的大國之一,那么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呢?

        四、豐富的資源

        1、學生看書思考:俄羅斯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2、設問:俄羅斯為什么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呢?教師可從氣候特點、地形分布及歷史開發等方面加以指導。最后出示亞寒帶針葉林帶分布圖。

        3、出示“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主要礦種及礦產地,而后說明俄羅斯石油、黃金產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屬礦的分布。

        (過渡)俄羅斯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資源條件。

        四、改革中的經濟

        工業方面

        1.通過圖3-26和各種資源儲量、開采量等資料,學生推斷俄羅斯的主要工業部門應該是哪些?而后結合教材P79驗證

        2、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53“俄羅斯工業分布圖”,指出俄羅斯的三大工業區并強調俄羅斯的工業主要集在歐洲部分

        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各工業區的工業中心城市并在地圖上填注。并設問:這三大工業區能形成主要的工業區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進一步從資源條件分析俄羅斯各工業區的工業部門

        農業方面

        1、回憶俄羅斯氣候特征和緯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羅斯的氣候條件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利嗎?你認為制約俄羅斯農業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氣溫因素,俄羅斯的農業一般分布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為溫和的地區

        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俄羅斯主要農業區東歐平原、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并對照圖例說出俄羅斯的農產品種類,并進一步強調:俄羅斯的農作物一般都是喜溫涼的農作物,這與當地的氣候特征是相適應的。

        城市與港口方面

        根據地圖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師小結其城市職能。根據地圖,讓學生圍繞俄羅斯疆界找出其進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師加以具體說明東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ㄟ^渡)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和歷史的原因,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而面積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卻開發不夠

        西伯利亞的開發

       、傩〗Y已學習俄羅斯的知識,填表對比其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的地區差異。②對此表格知識加以對比研究,讓學生認識到俄羅斯經濟的地區分布與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關系在空間上存在矛盾。③具體指導西伯利亞的開發項目,如:西伯利亞大鐵路,貝阿鐵路、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亞高科技園區等。

        本節重點圖表指導:

       、賵D3-22:指導學生在圖上了解俄羅斯地理位置(經度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領土組成(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羅斯是歐洲國家的主要原因:歐洲部分集中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歷史上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區,主要工業和首都也位于歐洲部分;俄羅斯的四大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和頓河、亞洲部分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②圖3-24:指導學生在剖面圖上相應位置標注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或者由學生依據圖3—22畫出沿60°N線的剖面圖,然后觀察、分析其“東高西低、平原廣大”的地勢地形特點,再歸納這一特點對河流分布的影響。

       、蹐D3-26:先指導學生找圖例,了解俄羅斯有哪些礦產;再根據教材講述其礦產儲量和開采量,也可由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對俄羅斯礦產進行評價;最后根據鐵路線、河流、城市對礦產地進行相對定位,并為其工業分布作鋪墊。

       、堋岸砹_斯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地區差異”表:可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用復習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得出答案,并根據所填內容對俄羅斯開發西伯利亞進行評價。下述答案僅供參考:

        亞洲部分 歐洲部分

        地形特征 高原、山地為主 平原面積廣大

        氣候特征 寒冷干燥 溫涼濕潤,降水略多

        主要工業基地 烏拉爾、新西伯利亞 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 海參崴 圣彼德堡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第三節 地圖(地形圖的判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學會繪制等高線圖的方法;能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學會繪制地形剖面圖。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等高線圖,學生識別常見的地形名稱;通過動手制作地形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地形種類。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式、討論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中國地形圖

        【課時安排】三課時(第2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觀的畫面。

        同學們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們畫的地圖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學生討論,得出對這一問題的初步判斷

        二、地形圖的判讀(板書)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學生觀察,教師說明:“地圖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繪制等高線來表示的!蹦敲矗雀呔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1.27,同學們觀察圖中甲點的高度有哪兩個數據?單位?有什么區別?

        總結:甲點以海平面為標準計算為1500米,這叫海拔。甲點以乙點為標準計算為1000米,這叫相對高度。

        提問: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海拔和相對高度(板書)

        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1.28“等高線示意圖”及等高線的模型,討論總結等高線的繪制方法。

        講述:以海平面為起點,測出地面上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填注在地圖上,然后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線,這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上都標有高度,單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線?(學生讀書作答)

        2.等高線 (板書)

        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判讀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出:只要填出地面各點海拔,就可比較各點的高低。

        總結:在等高線圖上,不僅可以判斷各地點的高低,還可以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判斷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學生觀察圖1.28等高線示意圖,看看左右兩個山坡的陡與緩?并判斷坡度的陡緩與等高線的分布有何關系?

        確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從圖可見,不同部位,等高線和形態的差別很大,怎樣在等高線圖上判讀這些地形呢?

        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等高線彎向海拔低處為山脊,反之為山谷:兩個相鄰山頂之間是鞍部;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

        指導學生讀圖1.30,觀察分析設色地形圖的著色規律,從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圖即為分層設色地形圖。

        3.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

        出示“中國地形圖”指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著色:藍色代表海洋,黃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綠色代表平原,褐色為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

        [學生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完成課本P17活動。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通過分析能判讀出各地的`高低狀況。而如何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狀況呢?這就需要觀察地形剖面圖。

        4.地形剖面圖(板書)

        學生同桌合作,完成課本P18活動3。先了解繪制方法,再觀察繪完部分,然后自己動手繪制完整。

        總結:地形剖面圖能直觀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

        三、小結

        指導學生先組內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獲得了哪些知識?

        學生小結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動為主線,以練習為輔助,圖文并茂,化 抽象為形象,直觀生動地解決難點問題。

        不足之處:由于本課內容多,難度大,在環節設計上欠完美。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8時)

        執教人:唐素芳 執教班級: 七(1)(2)

        【教學內容】第三節 地圖(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辨別方向的方法;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能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定方向;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如辯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和指向標等確定方向,通過辨別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動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對地圖產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

        【教學重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難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投影片、掛圖;

        【課時安排】三課時(第3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投影表格

        針對表格內容,能夠進行比例尺形式的換算和大小的比較并回答。

        2.地圖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節課我們已學習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剩余的2個問題:方向和圖例。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1、投影:“日本圖”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課本P15活動1的三個問題。

        小組內討論并回答:

       。1)經緯: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先據經線定南北,再依緯線定東西,最后取綜合。

       。3)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標三點的四個方向,Y在X東北方,X在Z西南方。

        總結:在有經緯線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極為北,近南極為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直線緯線左西右東;弧形緯線:據地球自轉(自西向東),箭頭為東方)。

        經緯網定向法(板書)

        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有的地圖畫有一箭頭,箭頭方向指示為北方,這個箭頭叫什么?(指向標)

        小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依據指向標定方向,即指向標指示北方。

        2、指向標定向法

        投影圖,學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圖中AB兩點間直線距離為24千米,請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

        學生討論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圖上距離是2.4厘米,比例尺為1:1000000或

        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回答課本P15“活動2”

        學生活動:科技園在學校的東方,農業實驗區在科技園區的南方,學校在火車站北方,火車站在科技園區的西南方。學校與農業實驗區的直線距離約為650米,從學校沿公路到科技園區,距離約是855米(四段公路圖距分別是0.6、3.2、1.6、0.3厘米)

        提問:有的地圖,既無經緯網,又無指向標,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當你外出旅行迷路時,你怎樣確定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①白天:晴天據太陽定方向,據樹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極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圖上是用不同符號表示的(即圖例),并標注一些文字和數字注記,這些都是地圖的語言。

        4、圖例和注記(板書)

        請觀察圖1.24,看看一些常用圖例有何特點?你能記住一些嗎?

        (提示學生注意分類觀察,找區別,如界線、交通線、城市、水庫和湖泊等。)

        三、課堂小結

        留2分鐘時間,由各小組的同學在組內交流,然后找幾名代表總結,通過本課學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可取效果:在活動中學,在學中活動,注重知識的運用;針對性練習,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采取補償性教學;引進競賽激勵機制,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

        不足之處:對難點的突破及節湊的把握不準。

        解決措施: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并精心備課,合理安排內容的進度和難點的突破。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ㄒ唬┰趫D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領士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ǘ┙Y合美國國旗圖案設計上的變化,利用不同時期的美國地圖,探討美國領土的擴張情況。

       。ㄈ┻\用地圖和資料,了解美國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突出自然災害。

       。ㄋ模┻\用地圖和資料,比較美國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基本特點。

       。ㄎ澹┡e例說明美國在工業化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并作簡單分析。

        (六)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人口和種族方面的基本概況以及華人與華僑對該國科技與文化發展的貢獻。

       。ㄆ撸└鶕Y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主要城市及交通運輸特點。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共有3個小標題:“美國的領土”、“高度發達的經濟”、“人口與城市”。分別介紹美國領上的組成情況及地理位置,美國工業、農業及經濟情況和美國人口概況與城市分布!懊绹念I土”以圖3-31介紹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邊所臨海洋和鄰國、主要山脈、河流、湖泊等美國的基本概況。其內容是學習美國的經濟、人口與城市的基礎。

        “高度發達的經濟”主要從農業和工業兩方面介紹美國的經濟,要求學生了解美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工農業情況和生態、環保問題與對策,并引以為戒。

        “人口與城市”介紹美國人口與分布、種族問題和各主要工業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職能無疑是本小節的重點。

        上述三個標題內容由總論到具體方面,形成直線串珠式的邏輯關系,再輔以補充資料,使學生對美國既有整體上的認識,也有具體問題上的了解,構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連同補充材料,本節教材提供了3幅地圖、7幅景觀圖!懊绹匦巍眻D為我們提供了美國所臨大洋和鄰國及主要地形區的位置;“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反映了美國農業地區專門化的水平;“美國政區和主要城市分布”圖表述了美國的50個州和城市與人口的分布情況。3幅地圖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況的同時,又綜合說明美“國經濟發達方面的原因。景觀圖則分別介紹農業、工業、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題、。

        3篇閱讀材料分別表述:用“國旗”反映美國領土的擴張、用“工業分布”資料體現該國的工業發展趨勢。通過黃石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大峽谷等旅游勝地的情況介紹,反映美國的環境保護與優美風景。

        本節教材的`活動題設計得較為完美,既有讀圖思考,也有建議、討論,如美國NBA籃球球隊的地域特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提綱(板書)

        一、美國的領土

        1.本土48州、哥倫比亞特區

        2.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二、高度發達的經濟

        1.經濟概況

        工農業總產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對外貿易: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2.農業大國

        世界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進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膠

        3.工業大國

        傳統工業衰落,新興工業崛起

        4.環境保護問題

        黑色風暴

        三、人口與城市

        1.人口概況與種族問題

        2.主要城市

        華盛頓、紐約、洛杉磯、圣弗朗西斯科、芝加哥、底特律、匹茲堡

        教學建議

        新課導人:

        方案①:出示圖1—31“美洲”圖,取一面美國國旗,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并請回答正確的學生將星條旗貼到地圖上美國范圍內。

        方案②:本世紀初,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這是發生在哪個國家的事件?

        一、美國的領土

        1、的地理位置,教師強調:美國領土有醒目的兩片:本土和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看地圖冊上的美國國旗,設問:“誰知道美國國旗圖案含意?”

        2.解釋美國國旗圖案:13道紅白相間條紋代表美國最初獨立時的13個州,藍色星區的50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

        3.閱讀圖3-36,學生數一數:在這副圖上,顯示了美國的多少個州,小結說明:除首都華盛頓所在哥倫比亞特區外,只有48個州位于美國本土,還有另外兩顆星代表的2個州在哪里呢?

        4、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出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洲,并突出強調,夏威夷洲位于大洋州,所以美國是地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的

        5、小結美國領土由本土48個州和1個特區、2個海外州構成。

        (過渡)了解了美國的領土組成,那么美國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什么特點呢?

        6、學生討論完成P84活動2、3題,教師結合掛圖,引導學生分析

        7、設問:美國國旗如何從最初的13道條紋變成50顆星星,即如何由13個州擴張成為50個州的呢?結合地圖冊有關地圖講解美國領土擴張的過程,并小結:美國領土擴張的過程實際上是殖民侵略的過程

        (過渡)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頭號的資本主義強國,其經濟發展究竟如何呢?

        二、高度發達的經濟

        1、 經濟概況部分

        學生閱讀P86-86文字,思考:美國經濟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可分解為兩個層面:一是國內的工農業總產值,二是對外貿易。三個要點:一是工農業總產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外貿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三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需要說明的是:美國進口工業產品和能源的原因是消費量極大和浪費嚴重以及工業生產需要造成的,而不是本國工業落后、能源缺乏所導致的。如:美國的燃料動力資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能都蘊藏豐富,美國國內年產煤8~9億噸,原油4億噸,天然氣5~6千億立方米,還生產近3萬億度電力,能源總產量占世界首位。但美國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工/4,是世界上能耗最多的國家,能源生產仍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加。

       。ㄟ^渡)了解了美國經濟的概況,接下來我們具體的學習美國農業、工業發展的特色。

        2、農業大國

       。1)指導學生閱讀圖3-33和活動材料,思考自治州自治州自治州子;據此,你能夠歸納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嗎?

        ( 2)歸納學生觀點,指出: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農業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結合教材講述農業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的含義)

       。3)引導學生閱讀圖3-33,熟悉美國主要農業帶的分布,并設問: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水、土、光、熱等),有效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過渡)正是因為美國的這種農業模式使之成為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4)設問:美國是世界糧食最大出口國,為什么還要進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農產品?

       。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生產地在熱帶;b.美國本土在北溫帶,缺乏大面積的熱帶地區。

        (6)師生共同完成活動P861、2、3題

        引導學生評價美國地理位置和地形,重點關注下列地理事項:a.本上在北溫帶,阿拉斯加州跨北寒帶,夏威夷州跨熱帶;b.多面臨海,沿海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C.地形以平原為主,耕地面積廣大且水熱配合較好;d.密西西比河干支流與農業灌溉等。

       。ㄟ^渡)雖然美國農業發達,但不可避免的,美國農業發展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7)學生齊讀P86第一段文字,了解美國農業生產的問題

        第 二 課 時

        3、 工業大國

       。1)學生閱讀P86文字,思考:美國發達的工業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美國發展工業有哪些優勢?

        (2)教師介紹美國工業經濟特點:一方面是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制與開發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說明美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最強的國家。教師在介紹時可列舉美國各工業部門的產量及世界排名情況,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3)結合教材介紹美國“夕陽工業”與新興工業的競爭狀態,可出示一些數據或產值對比,讓學生從數字上領悟到:傳統工業逐漸衰落,新興工業蓬勃興起。

       。ㄟ^渡)美國工業發達,主要的工業區集中在哪里呢?

       。4)學生自行閱讀資料“美國的工業分布”,了解美國的工業分布區及各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教師結合掛圖講解并分析各工業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尤其突出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發展條件,從發展歷史、資源、交通、農業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是傳統工業的集中分布地,出現了地價昂貴、污染嚴重等問題;分析美國南部、西部“陽光地帶”的優勢條件:地價便宜、勞動力充足、環境污染少。美國工業逐漸向南部、西部地區遷移;介紹南部、西部地區新興工業興起的條件:環境、技術、大學和科研機構等。

        三、 人口與城市

        1、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6圖,了解美國居民的組成特點:由不同歷史時期遷人的移民及后裔組成,以歐洲白人移民為主,

        2、結合教材講述美國各色人種在美國的地位,突出美國人種的不平等性

        項目 東北地區 南部地區 西部地區

        面積 25.8 24.8 49.4

        人口 46.9 31.9 21.2

        3、 展示如下資料,得出結論:美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和南部地區并分析其原因(從地形、經濟、交通的角度分析)

        城市部分:

        1.在圖3-36上找出美國的重要城市,確定其地理位置。

        2.學生熟悉7個主要城市的資料,注意其城市特點,而后以導游員的身份上臺同學介紹美國的8個主要城市。

        3.評出最佳導游

        4、完成P88活動題

        [小結鞏固]

        學生小結,教師補充

       本節圖表指導:

        l.圖3-31提供的信息:①美國領土的組成;②美國領土瀕臨的海洋和鄰國;③美國的地形及分布;④美國地形與農業的關系;⑤美國地形與人口分布的關系。

        2.圖3-33提供的信息:①美國農業的地區專門化;②美國農業區的空間分布;③美國農業開發與環境關系。

        3、圖3-36提供的信息:①美國50個州和1個特區的分布;②美國的主要城市分布;③美國領土擴張過程;④美國工業的遷移。

        4.景觀圖或配合教材,或配合練習,對相應的具體問題作直觀的闡述。

        課后活動:

       、俳Y合美國“ 911”恐怖襲擊事件,收集資料后討論:超高層建筑物的利與弊。提示:利——節約用地,城市象征,能集中辦公,聯系方便等等。

        弊——突發事件和災難時逃生困難,垃圾清運困難,上下班高峰人流疏導困難等等。

       、谑占Y料,了解華人與華僑對美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也可舉辦小型的相關人物及事跡介紹會,如李政道、楊振寧的事跡介紹等。

       、劢Y合美國“黑風暴”環境問題,收集資料,探討我國沙塵暴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并寫成小論文。

       、墚媹D比賽。結合歷史資料,自行畫一張美國領土擴張示意圖,用圖例或顏色區別不同時期的領土擴張情況。展覽并評出最優秀地圖。

        ⑤課外收集資料,探討美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及特點。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點,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圖文資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能力,樹立團隊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日本自然環境和人文經濟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求知欲,增強安全防震意識,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日本的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難點: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學方法

        讀圖(資料)分析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地理填充圖冊、地圖冊、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時事政治,對于我國的釣魚的島問題一直爭執不休,大做文章的國家是哪個?并強調釣魚的島是我國的固有領土。這節課就讓我們拋開愛恨,用地理的視角充分認識這個復雜的'國家。

        過渡:我們應從哪些方面認識日本呢?請大家打開課本快速瀏覽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課教學

        【提問】看看教材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日本的?引導學生歸結為自然環境和人文經濟兩個方面。這是認識一個國家的基本方向。

        【環節一】認識日本的自然環境。

        活動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圖和日本地形圖,設置任務讓學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領土組成、地形特征。

        活動二:日本的位置和組成對自然環境會有什么影響呢?讓學生同桌之間相互配合完成內容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日本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日本輪廓和城市分布特點以及原因。

        活動四:播放視頻和圖像資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習俗。繼續認識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環節二】認識日本的火山地震狀況。出示火山地震帶分布圖,讓學生思考: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問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呢?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引導學生看課本資料。

        【小組討論】1.探討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5圖文資料分析總結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資料。日本是如何防震減災的?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我們應向日本學習哪些防震減災知識?

        (三)鞏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圖冊》相關內容;看圖思考:日本的自然環境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四)小結作業

        通過提問的方式回顧本節課內容。并說明作業任務:自然環境決定了經濟文化的發展。日本的經濟狀況怎樣?請大家課下做一個調查。帶著以下問題你們家有哪些日本產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產品?與同類產品相比,在價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為四個小組歸類做個統計圖表。

        六、板書設計

        第七章 第一節: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 大洲位置——亞洲東部

        二、地形特點

        1. 島國——四大島為主體

        2.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3. 山地地形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與弊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教案04-24

      有關初中地理教案11-08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11-26

      初中地理教案【精】12-09

      【熱門】初中地理教案01-09

      初中地理教案【推薦】01-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av精品免费网| 国产av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专|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无人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性视频| 精品无人区一码二码三码|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丝袜| 国内精品自国内精品自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女人天堂| 亚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99久9在线 | 免费| 亚洲区综合中文字幕日日|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四五| 一本色道久久东京热| 正在播放肥臀熟妇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午夜通通国产精品福利|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欧美人与动牲交a免费|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影院| 国产av丝袜旗袍无码网站|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综合|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999精品全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睡熟迷奷系列网站| 精品少妇后入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做暖暖大全免费不卡|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